QUOTE=hayata]
教育部辭典目次:
http://dict.moe.gov.tw/chengyu/mand...k/main00001.htm
附錄:
http://dict.moe.gov.tw/chengyu/mand...guo/cg_fulu.htm
2. 相關語料參考資料表
本表收錄整理正文時,涉及之語料,其中雖多不宜視為「成語」,但仍具輔助參考價值。
[/QUOTE]
OK,我認同這個附錄
但是教育部長不對媒體解釋附錄,卻說
引述新聞
教育部長杜正勝:「我說ㄟ『你不要像三隻小豬的老大』,三隻小豬的故事你知道嗎?這個就是運用『成語』。」
這該如何解釋?
QUOTE=hayata]
姑且不論某人說了什麼..
小弟是不清楚大家在罵的同時,是否看了這些資訊?
因為這些檔案本來就存在著,並未刪改~~
跟著媒體擷取其中一些成語,但忽略附錄中提及的文字,意欲為何?
明眼人一看即之∼[/QUOTE]
教育部推出的電子辭典「成語典」,將廿六部電影片名及童話故事篇名納入,引發爭議後,教育部昨天更改網站上的資料,不再稱「三隻小豬」、「楚門的世界」是成語,改稱「參考語料」。
至於成語典附錄部分例句被指過於粗俗,如「睡美人」的例句為「喂!起床了!妳們以為自己是睡美人呀!」;教育部承諾近期內會召集編輯委員重新修訂附錄內容,將文詞水準提升到正文、即五千則傳統成語的水準。
教育部長杜正勝昨天在出席全國教育局局長會議時,也為「三隻小豬」爭議緩頰,指成語不一定都是四個字的。杜正勝先把三隻小豬的故事講了一遍,老大蓋稻草屋,老二蓋木屋,老三則蓋了堅固的磚屋,大野狼怎麼吹都吹不倒,「這個童話故事很發人深省。」
「如果看到小朋友寫作業太草率,我就可以對他說,你不要像三隻小豬的老大,這就是運用成語。」杜正勝說,教育部的成語典只是多列一些資料給大家參考,不要把它當作「聖典」,「語言是活的,最重要還是要活用。」
教育部於九十四年四月正式推出網路版及光碟版的「成語典」,但最近卻有學生發現,如「三隻小豬」、「楚門的世界」、「賣火柴的小女孩」、「母雞和金蛋」等看起來不像成語的語辭,都列入了「成語典」中的附錄,且可在成語檢索系統中查到。
檔案本來就存在著,並未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