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Elros
隨便找個能贏的數字來做奇怪比較的文章
---------------------------------------------------
購買力平價
概述
購買力平價匯率對於比較不同國家之間的生活水準。現行的貨幣匯率對於比較各國人民的生活水準將會產生誤導。例如,如果墨西哥比索相對於美元貶值一半,那麼以美元為單位的國內生產總值也將減半。可是,這並不表明墨西哥人變窮了。如果以比索為單位的收入和價格水準保持不變,而且進口貨物在對墨西哥人的生活水準並不重要(因為這樣進口貨物的價格將會翻倍),那麼貨幣貶值並不會帶來墨西哥人的生活質量的惡化。如果採用購買力平價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一個測量購買力平價的簡單而幽默的例子就是大麥克指數。這個指標由於《經濟學人》雜誌的使用而聞名於世。《經濟學人》雜誌將麥當勞的在各國的分店中賣的麥香堡的價格進行了比較。如果一個麥香堡在美國的價格是4美元,而在英國是...
|
那不知道這位網友覺得除了購買力平價後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以外還有什麼更客觀的數據來測量一國國民的生活水準?
我想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因為一般人喜歡以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比較各個國家國民的所得及生活水準才會提出需經過購買力平價後才會更接近真實
並表示台灣並不比南韓差那麼多
如果依照你提出的其他無法量化的指標
那麼就我所知,台灣大部分人民的居住空間比起新加坡、香港及日本都要大多了
生活及工作上的壓力也比香港及日本人小(看他們的生活步調)
甚至治安也要比美國一些有貧民窟的大城市好多了
這樣是否表示台灣的生活環境比他們好?
當然大家都應該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不過當有人提出台灣比別人強一點的地方也不必那麼急著否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