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好奇寶寶
在附帶一提
新加坡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問題印象中也不只是名稱問題而已
對岸因素更大
畢竟台灣轉向民主國家後新加坡就和台灣漸行漸遠
當然絕對不能否認經濟上的因素
但是獨裁者總是喜歡臭氣相投是無庸置疑的
況且和新加坡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似乎對台灣幫助不大
以市場來說人口太少市場小
以轉口貿易進入東協來說
新加坡物價比台灣高
在轉一層去東協其他國家意義不大
運出新加坡到東協他國成本和關稅都被再剝削一成
而且新加坡金融業比台灣發達
在某些電子製造業上也是台灣的競爭對手
因此和新加坡簽署自由貿易
小弟看不出對台灣幫助有多大
當然如果和新加坡之間的協定是像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和中美洲貿易協定的關係
可以透過這兩個組織的合作讓台灣進入北美市場的這種方式又是另當別論了
如有其他見解歡迎提出
|
政府高層研擬未來我方洽簽自由貿易區協定時,以爭取使用「台灣」名義為最高目標,將不考慮援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的「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義。
有關官員指出,我國入世的名稱是「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簡稱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 );但未來洽商自由貿易區協定時,總統府高層傾向以「台灣」名義簽署,不考慮援用WTO模式。
官員表示,前任經濟部長林信義去年底密訪新加坡後,我方已向新加坡提出洽簽「台、新自由貿易區協定」的構想,我方並提出希望以「台灣」名義簽署建議,這項建議,也正式為我國簽署自由貿易區協定名稱定調。
據了解,我方研判,能否順利以「台灣」名義作為洽簽自由貿易區協定的優先選擇,中共態度將是關鍵。但去年底林信義訪新加坡時,星方則表示希望援用台灣加入WTO入會名稱模式,以「Chinese Taipei」名稱簽署。
前新加坡總理吳作棟表示新加坡願意在世界貿易組織 (WTO)架構下與台灣簽
訂FTA,但是台灣不願意用參與WTO的「台澎金馬關稅領域」或簡稱「Chinese Taipei」簽訂,堅持要用「中華民國」或「台灣」,最終台星雙邊FTA破局。
==============
新加坡是東協的一個門,與新加坡簽了FTA其他東協九國就應該沒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