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paulchu
一般認為德軍如果在1941年底攻占莫斯科,就能贏得對蘇戰爭。其實不然,就像1942年底德軍雖然攻克史達林格勒,軍團反而陷入蘇軍的重圍。這就是運動戰遇上戰志堅定的對手時,會遭到反噬的明證。
閃電戰正如其名,挺過威力萬鈞的第一擊後,隨後而來的就是反撲良機。
|
1.史達林格勒會陷入蘇軍重圍,那不是閃電戰的問題。而是德軍人不夠多,以羅馬尼亞以及義大利軍團掩護側翼,已經是典型的攻堅作戰,結果俄軍裝甲部隊突破脆弱且缺乏重武器的羅馬尼亞軍防線,才會包圍第六軍團。
為何德軍人不夠多?因為另有100萬人的A集團軍跑去高加索了,如果這100萬德軍掩護側翼,只追求攻下史達林格勒這個目標,俄軍是很難檔的住的。
如果第六軍團立刻向西突破,很輕易就可以突破包圍網,但是如果以事後諸葛而論,此舉或許第六軍團20萬人可以獲救,但是在高加索的A集團軍100萬人可能就完蛋了。
當時僅有第16摩拖化步兵師與4個羅馬尼亞師掩護高加索撤退的瓶頸羅斯托夫,而俄軍包圍第六軍團的部隊,確有143個師或旅級大單位。如果第六軍團突破重圍,僅有20個疲憊且放棄重裝備的師(步11、摩拖化3、裝甲3、輕裝2、羅軍兩個師)能否擋住俄軍攻陷羅斯托夫,是很大的疑問。
不過歷史是反過來的。第六軍團覆滅了,但是A集團軍成功的逃出了高加索,在曼斯坦元帥的卓越指揮下,打了一場真正的閃電戰,以劣勢兵力擊破俄軍,恢復德軍的東線南翼情勢。
你講的情況,比較像庫斯克之役,不過其實都是不對的。閃電戰基本的前提,就不是攻堅,所以正確的閃電戰,一開始就會毀滅敵軍的有效抵抗,不管是用運動還是火力的方式,1940年,德軍靠的是運動;1944年的白俄羅斯之役,俄軍靠的卻是火力。
2.懶得打了,反正紙上談兵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