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LIBIDO
抱歉我不明白你這個提問的意思,如果是問標題的疑問佛教如何解釋,
我在前面已經回答過了,佛教所說的不殺生,
指的不是生物學上定義的「生命」,不殺生的「生」是指有情生,
有情生也不是指有意識的生命,這樣講不夠嚴謹,
因為有些有情並沒有意識存在,譬如說一個腦部受到非常嚴重傷害的人,
他的意識功能無法現起,對外界的刺激沒有反應,也沒有喜怒哀樂,
看起來比植�**暀ㄕp,植�**棶|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
但是這樣的人,只要他還活著,仍然是一個有情。
佛教的有情和無情的界定,在於他有沒有一個極微細的心識存在,
這個心識不是意識,祂的形相很微細,很少人仍夠了知祂的存在,
能夠證得這個心識在哪裡的人,在佛教中就稱為開悟的聖者,
有情生因為有這個心識所以將來可以成佛,
所以前面 ymg 提過這個心識也叫做如來之藏,如來藏 中 藏 如來。
由於植物沒有這個心識,所以它跟礦物...
|
實際來講並不能說植物沒有情感啊? 個人還是持保持態度
我比較願意把這個問題歸類於同理心, 也許植物會痛, 會叫, 只是我們感覺不到?
感覺不到當然不能理解他們到底有沒有痛
也就是說在生理上有需求時, 當然就願意把他們跟礦物歸為一類
況且, 把不殺生解釋為不殺有情感的生物才是不殺生在我感覺來講還是有點強辯
生命是可貴的, 這個價值始終是人訂出來的
再生物圈裡,生命不過就是物種之間互相利用而生存下去的所需罷了
我一直覺得宗教當然有他好的地方,不過, 好歸好, 事實歸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