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宗近
(對了,給練太極的那位版友,
mondeo大濕說的震腳就是你們太極的恨腳,所以我說什麼您應該是可以體會的)
|
其實我沒練過太極拳啦,是那隻青蛙說練套路就能大成,所以拿修過的太極拳(舞)課來說說嘴。
倒是可以分享一下對「台灣截拳道」的心得,因為我學過一些皮毛。
先證實一個謠言:從傳承上來看,台灣的截拳道應該是騙人的。
以吋勁來說,李小龍的吋勁應該是腿→腰→背→臂→拳,腰馬推動手腕的力量爆發,
就是詠春拳的吋勁啦。
但是「台灣截拳道」教的吋勁是讓上臂放鬆,想像成一段木頭,
然後在擊中目標的瞬間稍微出力固定拳形,讓勁道滲入人體(滲透勁)。
還分成水形、火形、木形等層級,似乎是從別的內家拳借過來用的?
(若有知道的前輩高手請說明一下,謝謝。)
不知算是符合李小龍的武術融合理論嗎?總之跟其他地方的截拳道教的完全不一樣...
不過練成了也是很強,發招快勁道威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