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權中*
|
看了一整串文章下來頭都昏了,還是有很多人認真的在思考這個問題而不是全推給政府與政客。我也有一點小小的感想:
首先,有些人似乎搞不清楚民主制度就是代言人制度,如果台灣貧窮的人(上班族)真的這麼多,就應該選出來自己的代言人為自己發言,而非選出財團的說客,或是靠買票當選的人。因此有幾個可能:台灣事實上沒有那麼多窮人,或者是大部分的窮人都被藍綠綁架,又或者是窮人都頭腦不清只會選咂大錢宣傳或是買票的候選人,以後者言,現在的選舉已經是不花錢就選不上的選舉,候選人自己有錢的就花錢選上在想辦法挖回來,沒錢的跟金主募款,當選後在各種法案工程上投桃報李,可想而知各種政策的制定會對有錢人有利還是沒錢人有利。那這要怪誰?怪握有選票的各位吧!要是台灣的窮人夠多.又選的出自己的代言人,還需要革命嗎?
再來資本主義的社會原本就容易造成貧富兩極化的M型社會(證諸西歐北美日本甚至中國,哪個國家不是如此?)英法之前景氣差的時候動輒8.9%的失業率,難道他們不是先進國家嗎?差別只在他們有足夠的稅收做失業救濟,避免一堆人跑去燒炭自殺。而台灣不愧是有錢人的天堂,有錢人除非暴斃不然是課不到他的一毛遺產稅(像是蔡萬X,連XX...族繁不及備載),成天看到有一堆超級有錢人合法(科技新貴,地產大亨,股市玩家...)非法(醫生,企業,商店,影視紅星...)在逃漏稅,現在政府乾脆說要廢除遺贈稅,免得有錢人跑掉?實在有點搞不清楚,難道對岸
歐美都不課有錢人稅嗎?還是自己查稅技巧不佳乾脆不課?而那些老愛嚷嚷著台灣政府萬萬稅的中產階級要不要問問看在美國的親友是繳多少%的稅才讓他們享有目前的社會福利。
再來人天生有智愚賢不肖的差別,就算大家都很聰明,也還是要分出有人當醫生工程師有人只能當工人或打雜,現在和民國4.50年代的差別是那時候的窮人只想要好好的活下去,給下一代更好的環境,而現在有些人只想怪政府怪環境怪出身怪更有錢的人,而不是想辦法降低自己的物質慾望
我是一個衣食無缺的人,但我也希望我們的政府能想辦法照顧到沒飯吃的人,曾經我也有夢,但現在我發現這個夢想是要靠台灣大多數的人民一起來實現而非寄託在某個政黨或政治明星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