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宗近
辛辛苦苦練成所謂的運動高手,結果是打架的時候被人打假的?
|
什麼樣的運動高手?藍球?排球?這種運動高手打架被人打假的是有可能的,
拳術的運動高手也是需要對打的,對打常常要練到你在對打時還想著明天學校要
做的作業怎麼做,你還得對對手的攻擊應付自如。
如果你說的打架是指一對一,拳術的運動高手被打假的?有點懷疑,
以你這簡簡單單幾個字,可看出你對這些“運動高手”的輕視之意。
打架不是君子之爭,也不一定是一對一,當然也不一定包贏,
即使不是“運動型”的拳手,對陣也可能敗下陣來。
即使是一招直拳,也有可能一招便使人倒地,試問子彈出膛有何招式?
不過是一記“直拳”,速度+旋轉的“直拳”。
引用:
|
作者宗近
武術誕生的目的不是為了運動競技,在國術中請問除了楊太以外哪些是休閒用?
這次亞運就是最好笑的例子,踢中對方的頭,甚至對方都已經倒地了居然不算得分
,被對手爬起來以後側面踢到一下以後算是被得分了,看了真是讓我心中感動不已
|
沒有人說武術為運動競技而生,是的,不公平的比賽已經失去“君子之爭”的意義,
但這跟個人強身有違背的地方?我知道你看到這種比賽會有想把裁判殺了的想法。
但這實在跟選手的實力是否能擊破某人的腦袋瓜沒有半點關係。
就算選手有能力擊破某人的腦袋不代表他就能隨意的這麼做。
引用:
|
作者宗近
當世界走向文明跟進步的時候武術的實用性絕對會下降,而學習者的熱誠
以及實力也跟著低落,國術系目前大1大2的同學中至少有一半基本功不及
格,最基本的大馬都不知道要落跨直腰,這就是武術運動化的結果,反正基
本功不好,不會發勁還是可以得分嘛,幹麻這麼辛苦?
老師第一次教我們光是一個大纏絲崩垂就練了一個小時,要的是什麼?就是
勁!現在有多少人會發勁?之前練虎撲也是一樣,要讓虎撲的勁具有實戰性
大家花了兩個禮拜才讓老師點頭,跟以前相比,現在我們練的已經算是很輕
鬆了,...
|
武術被用於強身閣下似乎很有意見,
意思是如果練得“二二六六”不如不練嗎?
如果有項運動能夠真正的放鬆人的身心肌肉,不值得大眾學?
因為社會走向工業化、商業化,人們不再有很多的時間從事“精練武術”
這種事了,因此只花你十分鐘,只須一兩個方法就可入門保住青山的
“運動型”武術就此產生,武術家常對此“嗤之以鼻”;但在以前的社會
又有多少人能夠把武術練得出神入化的?
要講強身,光是站樁配合正確的呼吸法,就能夠讓你的身體收到莫大的功效了,
如你所言,對武術有興趣的學生對站樁都練得“二二六六”了,
又如何能讓大眾對“這麼累”的方法有興趣?
引用:
|
作者宗近
另外提問一下好了,您說您打八極,請問大纏絲崩垂的兩個發勁點在哪?
反正每次一提到實戰就會有人提出武德,提到武德就開始說別人武德有
問題,再來就說什麼武德有五德lol
…以下恕刪…
|
發勁:在攻擊敵人的同時加上旋轉,加強你的攻擊力道,通常在與敵人撞擊時才加上,以延長本身耐戰能力及減少本身攻擊時消耗的氣力。
纏有小纏與大纏,纏為擒拿之意,大、小纏都有左右式,有時左纏右攻,有時右纏左攻,
又有時右纏右攻,左纏左攻,至於攻勢要用的招式,就看你要怎麼用,用肘,用拳,用掌皆可。通常我練套路時都在想著明天的工作,真是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