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請教博土
[問題一]
以一名桌上型硬碟的普通使用者而言
當我們以原廠的磁碟公用程式或系統公用程式,所看到 SMART 中的各項數據,該如何判讀?
除了於 BIOS POST 時由 SMART 告知硬碟可能出了狀況外,使用者可以先一步就前述數據
研判硬碟狀態並適時備份嗎?此外,SMART 功能值得信賴嗎?
[問題二]
欲長期使用的內接型硬碟,為便利之故,是否適合長期放在抽取式硬碟盒中?
[問題三]
長期閒置未使用的硬碟,除了因您前述的溫濕度影響硬碟使用年限外,是否還有其它誘因?
而理想的存放環境溫濕度為何?
[問題四]
一些進階的磁碟重組程式,會有快速重組、完整重組、依檔名或存取時間重組等選項
以OS所在的分割區為例,採用哪一種重組方式較適當?重組週期又以多久為宜?
[問題五]
以 Seagate 為例
當使用者將尚在保固期硬碟送修後,Seagate 會進行哪些檢驗流程,以判定是人損還是合理故障?
以上入門問題煩請博土撥冗回覆,謝謝
[我願放棄問題的著作權]
請博土於此討論串回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