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PFC在台灣沒什麼差別...算是幫台電省錢
也算是為環保盡一份力 XD
可以搜尋APFC剛出時間點的文章...很多相關討論
其實...INTEL ATX 2.0的規範只是想讓廠商降低成本而已
單迴路的大電流輸出不但成本高且技術難
單然一方面是為了掩飾噴火龍的吃電量
如此一來
周邊能用的就不多了
更何況...你可以試著想想分流越多,每迴路上限都固定
你可以在玩SLI或G80之類的高電流用量時還一邊算電流量嗎?
雖然每路都有上限...也不一定用到上限
可是你可以想像一下
EX:一顆10G硬碟
切4個槽,每個槽用2G
如果又有有大檔要用1G時
你該如何處理
那單迴路
吃了8G還有完整2G可以用
你選哪一個方案?
接下來...12V1給了CPU
你確定你想買的CPU是吃電怪獸嗎?或是用多CPU的MB?要裝4核心的嗎?
當你12V1用不了這麼多時...剩下的又無法分給12V2時
你買的這顆....瓦數是你要的嗎?
以這顆當例子
假設12V1只用了5A,12V2卻只能用到20A,那剩下5A,你願意讓他這樣浪費嗎?
當然...如果你說CPU要吃12V到10A,那這種光12V就破百W的CPU你想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