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lros
*停權中*
 
Elro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母獅的胸前... XD
文章: 928
引用:
作者edw26487
拿石油來比小弟覺得怪怪的
畢竟石油這種東西沒辦法自己製作
一定要跟國外買原料才行
但電信業不同,你看牠的獲利就知道了
華奠已經是好幾年全台灣最賺錢的公司,我還沒聽過中油還是台塑有機會跟牠一拼
而且你很早前加中油的時候有遇過加油還送東西嗎?
沒有吧
加油還送東西應該也是競爭而來
而且消費者眼睛是雪亮的
哪邊便宜就加哪邊
你問問問講就知道了...XD

拿石油比怪怪的
那我們拿開放已經的行動電話業務來比比好了

下面是去年8月的報導

【今周刊】第451期
費率狂降倒數計時 引爆400 萬電信用戶「移民潮」/電信割喉戰開打!
林宏文  2005-08-15

攸關大眾權益的號碼可攜服務,即將在10月中與3G服務同步啟動,屆時將有400萬用戶想要轉移電信公司,尤其是過去香港實施號碼可攜服務後,費率狂降了7成以上,預料,台灣電信業將無法避免一場割喉式的爭奪戰。 5家業者,誰是贏家? 身為消費者的你,怎麼因應?

剛落幕的七月電信展中,身材火辣的模特兒邊扭腰,邊展示手上剛推出的3G(第三代行動通訊)手機,包括中華電信、遠傳、台灣大、亞太及威寶等系統業的老闆們,面對鏡頭時全都伸出三隻手指頭,強調3G才是今年的主角。

業者風風光光推出3G,並強調今年是3G的起跑年,可是,其實這些業者心中所在意的,卻是伴隨著3G開台時,即將於十月中展開的行動電話號碼可攜服務(Mobile Number Portable,簡稱MNP)。這個制度的實施,可能才是決定電信業下一波競賽的關鍵。

香港電信殺價戰血跡斑斑

所謂的號碼可攜服務,是指用戶可以在不變更號碼的情況下,選擇更換至不同的電信服務業者,這項措施降低了用戶在轉換不同業者門號時的成本與不便,對於促進電信市場自由競爭更是十分重要。

從過去香港實施這項服務的經驗來看,可以窺知開放號碼可攜的影響有多大。一九九九年三月,香港便開始實施號碼可攜服務,當時,各家電信公司在香港各地鐵站送便當、蘋果,熱熱鬧鬧打出各種優惠方案,目的就是要吸引消費者跳槽。

結果,這場搶奪客戶的戰爭,最後演變成割喉式的降價大賽,不僅很多電信公司推出手機不用錢的「零機價」吸引轉台客,更取消原有的四十港元轉台費,甚至最後大降通話費,從每分鐘一港元直線下降,到現在只有○.二五港元,總計降幅超過七成。六家行動電話公司也因為這場慘烈的殺價,大部分都出現虧損。

由於競爭激烈,各家公司的服務不斷推陳出新,香港行動電話用戶也樂得到處轉台,根據建華金控旗下建華證券投顧所做的報告顯示,香港平均每年五個用戶中就有三人轉台,比實施前每年只有三分之一的數字多了一倍。

累計從一九九九年三月至今年六月底,平均每個月轉台的用戶數都在十萬戶以上,至今已累計七六九萬餘戶轉台,香港目前人口才六九○萬人,但因為有包括2G、2.5G、2.75G及3G等十一張執照,因此手機用戶數接近八百萬戶,幾乎每個人都有跳槽的經驗。


在香港實施號碼可攜的制度後,由於對用戶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性,雖然因為降價而讓電信公司的ARPU(每名用戶平均營收貢獻度)下降,但也同時迅速刺激香港手機用戶數大量成長。根據香港電信公司Sunday的統計,從一九九九年至二○○三年之間,香港的ARPU從三一四港元降至一七六港元,平均下降了四四%,但同時間的用戶數也大幅成長了六七%。

目前香港總用戶數達到八百萬,普及率達一一八%,這種超過百分之百的普及率,與台灣同列為全世界排名前幾名。不過,香港有六家電信公司,規模差異都不大,彼此競爭激烈,但台灣市場是香港的三倍大,目前則有三大(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兩小(威寶電信、亞太電信)五家業者角逐(編按:泛亞與東信屬台灣大集團),呈現穩定均衡的局面。

不只是香港,全世界實施號碼可攜服務的國家相當多,例如新加坡在一九九七年就已實施號碼可攜,接著英國及荷蘭也都從一九九九年開始實施,另外,德國在二○○二年及韓國在○四年都陸續實施,幾乎每個國家在實施一年後,用戶流失率(churn rate)都明顯提升,毛利率及ARPU也都出現下滑,幅度都在一、兩成,顯示號碼可攜確實對各國電信費率造成明顯的衝擊。


台灣費率有極大調降空間

不過,即使號碼可攜造成電信公司的收益下降,但對提升整體的電信服務品質卻是正面的。工研院經資中心分析師蘇怡如認為,由於號碼可攜讓用戶可自由選擇較佳的電信服務業者,對電信自由化有相當大的貢獻。



同時,用戶多傾向於使用覆蓋率高、傳輸品質穩定的服務,在號碼可攜服務實施後,可以對市場產生汰弱留強的效果,這從全世界各地電信市場的發展,都可看出同樣的趨勢。但是,香港的割喉戰模式,是否會在台灣發生呢?


如果拿這個問題去問國內三家電信業者,他們統一的答案都是「一定不會!」理由是,香港是全世界電信業競爭最激烈的地區,一個彈丸之地卻擠了六家行動電話業者,這個數目比任何國家都要多,也造就了電信公司永無止境的殺價空間,這是香港特殊環境下的產物。


不過,這樣的說法不見得正確。因為比較目前全世界主要國家的行動電話費率,台灣平均每分鐘的費率為○.一一美元,雖然絕對金額比芬蘭、日本、挪威、瑞典、香港要低,但是若再以每人平均國民所得來看的話,台灣的費率就比各國都要高,美國只有台灣的三成,香港則只有台灣的三十七%,新加坡只有台灣的一半,在十一個國家中排名第十位,台灣僅比中國大陸便宜。(見右上表)另外,台灣三家電信業者的獲利,在國際間也比平均水準要高。例如中華電信、台灣大與遠傳的營益率,都在三成左右,稅後純益率也都有二成左右的水準,這樣的獲利,也讓未來價格調整保留了不小的空間。

其實,已維持均勢多年的三大電信業者,根本不願意見到用戶大規模移轉,甚至在推動號碼可攜制度時,也都意興闌珊。有業者透露,在電信業派代表聚會討論未來實施號碼可攜時,三大電信公司談到該收取多少移轉費用時,竟然都提出一○○○元左右的數字,把亞太電信及威寶電信的代表嚇得說不出話來。

以目前世界各國在推動號碼可攜服務時,平均向客戶收取的費用都在新台幣一百元上下,國內業者提出的金額等於是國際平均水準的十倍,若以韓國來看,韓國只要繳交約新台幣三十四元,新加坡大約一二○元,香港則大約一四○元,國內業者希望以高收費減少客戶流動的心態非常明顯。

http://news.yam.com/view/mkmnews.php/297961/1

手機市場的競爭已經算很公平了吧
結果勒? 還不是聯合壟斷
從NP業務去年10月開放後 也不見各家手機業者的費率有任何大幅度的調降
有這種前車之鑑你還真的以為"流血殺價到業者活不下去 消費者得福"的事會在台灣發生嗎?


相信台灣老闆的良心!! 哈∼ 我只能說你實在是太天真了....
舊 2006-11-05, 02:56 AM #2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lros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