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knows what evil lurks in the hearts of men? The Shadow knows!"
數週前電視上在放映一部典型美式英雄電影《魅影魔星》(“The Shadow”),勾起了個人小時候的回憶。
這部電影的上映年代是1994年,那年個人小學畢業,全家人出國去美西玩。在環球影城遊玩時便看到這部電影的宣傳海報,那時剛學英文,會的單字不是很多,看到海報上的印出的大字剛好是認識的,就很興奮的大聲唸了出來,結果還被導遊糾正發音。現在回想起來也是挺有趣的。
如今,這部電影看起來卻有些挖寶的意味,除了男主角是身材日趨發福(從本片開始)的亞歷•鮑德溫外,大反派是由尊龍出飾,演一個號稱是成吉思汗後代的蒙古狂人。最令魔戒迷和X戰警迷興奮的就是,本片還有「甘道夫」「萬磁王」伊恩•麥可連的參與,演出女主角的科學家爸爸。不過據說這是他從英國莎劇舞台轉向美國好萊塢發展的頭幾部電影(有一部是阿諾的大爛片《最後魔鬼英雄》,他在裡面演出從電影《第七封印》片中走到現實世界的死神),因此在片中的戲份和台詞都少的可憐,和現在在美國影壇的聲望地位可說是天差地別。
電影的劇情則是源自於美國1930年代著名的一齣廣播劇改編而成,故事內容大意是說主角「影子俠」在當時的美國打擊犯罪、對抗各式各樣想征服世界的大魔頭的故事。聽起來很耳熟吧,這樣的故事內容,在那個時候的大眾讀物和低俗小說(Pulp Fiction)中頗為風行,當然也包括如超人和蝙蝠俠等等美式英雄漫畫在內。而這類小說或漫畫中往往都有個共通點,那就是主角都有可能因為到世界各地遊歷時,在神秘的東方習得了不可思議的奇術、幻術、武術,然後得以返回家鄉打擊犯罪。例如本片和《蝙蝠俠》便是如此。東方對於當時的西方人來說是神秘而又充滿異國情調的,也因此許多作者會喜歡以此為主題加以牽強附會吧!
不過身為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人,個人倒是對這些描述神秘的東方的作品挺感興趣的,說不定哪天可以以此為主題寫篇論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