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nomad
一個企業永遠只知道企業要賺錢 不知道社會責任
我真的不知道,以國內的政策去保護這樣國內的企業
對這國家是不是真...
|
你說的保護政策不僅養出了裕隆,還養出了泛德永業跟中華賓士,這表示台灣人
寧願捧著大錢去買德國車,政府也不過就是抽稅而已,抽到的錢有拿出來發展汽
車產業嗎?這種像黑道收保護費的保護能養出汽車重工業那才是奇蹟。
台灣經濟一向都是以中小企業為主,跟韓國發展大企業集團的政策不同,在汽車
重工業上正好是個例子,你看韓國的大宇跟現代汽車,台灣政府的努力不及韓國
一半,台灣人民的支持度不及韓國一成,人家現在是跨國汽車集團,我們有的只
是地方組裝工廠。
韓國人能,台灣人就是不能。政府,還有人民都要負責任,要恨鐵不成鋼之前總
得先把鐵從礦裡面融出來吧。
拿面板業作例子好了,為何一堆人買韓貨?台貨不是不好,也不是沒有上進心,
而是競爭力還不夠,為什麼不能抱著投資產業的角度去支持一下?
我在顯示討論區很多次的說過,不買韓貨不是為了反韓,而是為了台灣產業的將
來做著想,有人聽得進去嗎?
如果奇美跟友達這樣的廠商還不值得全力支持,那台灣人就只好永遠等著不需要
經過台灣市場培養就能世界第一的產業繼續跳出來了。
正因為現在很多成功的產業都讓大家覺得,我只要把種子灑下去然後負責收割就
好了,總會有幾株長得特別茂盛的秧苗出現...
哎呀,再下去就會扯到政治了,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