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way0000
我願放棄版權
我的主機板是Neo4-F內建晶片可以SATA RAID 0,1
我的硬碟是Hitachi 120G SATA 7k250系列
請問硬碟博土:
1.我的硬碟使用Regenerator修復過壞軌,但是最近想加一顆硬碟,可否再買同一型號硬碟組成磁碟陣列?
2.關於企業級和消費級的硬碟MBTF劃分界線為何?
3.硬碟轉速是否在7200rpm遇到瓶頸才導致發展NCQ和垂直寫入?
4.各家硬碟大廠在硬碟內共通流動的核心配件有哪些是相同的(指來自同一個代工廠零件)?例如:碟盤、馬達、磁頭、和傳輸相關晶片
5.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的讀取速度越來越快,未來可能很快要超越硬碟,硬碟是否將在幾年內被類似的記憶卡取代?
謝謝高人指點迷津!
|
Ans : 老實說,博土喜歡您的問題,這些問題裡頭有一些想像的空間在,根據博土經驗,它會變成誤解的來源。Anyway,回答您的問題如下:
1. 博土沒用過Regenerator,不過,博土不認為,您再去買一台同型的硬碟機來跟原來的硬碟機組成陣列有什麼問題。
2. 要用MTBF來分企業級或是消費級(?),有點籠統。博土假設您所謂的消費級是指一般的桌上型電腦運算環境。用MTBF值來區分不是很精確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一般在設定使用者環境時,是以它的運轉時間為基礎的,企業級硬碟機它的運轉時間是7X24(全年)無休的方式,在這樣的運轉方式底下的100萬小時MTBF所代表的回修率,跟桌上型電腦應用環境的運轉時間(5X8,一個禮拜工作5天,一個工作8小時)的設定是不一樣的。我們如果以目前各大廠商標榜的企業級SATA介面硬碟機來看,它們的MTBF是介於100到120萬小時之間,同一系列的桌上型電腦的機型,它們的MTBF值是介於50萬到70萬小時。我們如果不談特例的話(就是萬一某一個廠商某一機種的某一批號硬碟機出槌的話),企業級SATA介面硬碟機故障率要比其兄弟系列的桌上型電腦應用環境的SATA介面硬碟機來得低。
3. 完全沒有關係。ATA介面硬碟機的轉速會在7,200rpm除了成本的考慮之外,還有一個重點是系統不需要那麼快的轉速。就跟企業級的硬碟機轉速目前停在15,000rpm的原因,是成本、散熱需求及系統的需求一樣的。NCQ是取自SCSI介面的功能,它可以改善在多工環境下的效能。垂直記錄則是為了克服水平記錄超順磁效應的限制,這跟主軸馬達轉速無關。
4.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目前在市場上的幾家硬碟機廠商,除了Samsung及Toshiba沒有自己的零組件部門之外,都有或多或少的垂直整合生產策略。Seagate、HGST、Fujitsu都有自己的磁頭、磁碟片部門,唯一每一家都是外購的零組件可能是馬達,以主軸馬達來說,各家也是採用自己的設計(以博土服務的公司為例,馬達是馬達部門設計好之後,外包給日本廠商生產的)。Western Digital則有自己的磁頭部門,碟片採取外購。當然,Seagate、HGST及Fujitsu它們的零組件也可能外購。
5. 這個問題博土在專欄中探討過,其實以目前的Flash memory的讀取速度並沒有比硬碟機快,您之所以會有這種印象是因為在1”的微型硬碟機為了降低功耗,所以採用低轉速的主軸馬達,在非手持式的應用環境,Flash要超過硬碟機還有段很長的路要走的! Flash要硬碟機競爭最主要的障礙是在它的價格及它的使用壽命。硬碟機的資料寫入是磁場重組,Flash則是電容充放電,以目前一萬次的使用壽命,誰都不敢保證,它會不會都在某一個區域一再寫入/讀取資料。至於價差來說, Samsung我推出的30GB SSD上市時零售價為900塊美元,即使快速降價也只限於少數特殊應用環境才能負擔得起如此「高貴」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