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自1999年即建構光纖網路的中央研究院,為了目前國際最大的「eScience」計畫,未來每年的國際頻寬需求將呈倍數成長,而還未擴充頻寬,根據臺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的資料,目前中研院的連外頻寬已是全臺第三大,國際互連頻寬總量達7.6Gbps,僅次於HiNet的30Gbps及中華電信國際分公司的8.5Gbps。
攤開中研院的網路地圖,可到達東京、香港、新加坡、芝加哥及加州的Paloalpo、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中研院計算中心主任林誠謙表示,包含臺北,中研院在全球共建置7個網路節點,使用20個以上的路由器(Router),每個節點都有能力處理至少11萬筆的資料交換。這樣的規模都令國際網路設備供應商驚歎,Juniper臺灣區總經理林浦英就指出,中研院灑下的路由器規模已比許多跨國大型企業還要可觀。
再細探中研院連外頻寬,至美國有2.5Gbps,日本及香港622Mbps,新加坡155Mbps,阿姆斯特丹2.5Gbps,總量達7.6Gbps,其中至香港的頻寬2006年初還將增加至2.5Gbps。
林誠謙說,在亞洲,中研院的國際網路頻寬規模僅次於日本,重度使用者的角色讓中研院在國際學術網路的合作上取得優勢,目前荷蘭當地的學術網路提供2Gbps的頻寬給中研院使用,未來更將增加至10Gbps免費給中研院互連。
除了國際網路,中研院在臺北的網路架構也堪稱頂級,不但自建純光纖網路,也純IP,中研院計算中心分析師張毓麟說,自己舖建光纖線路是成本考量,向電信服務業者承租,1Gbps月租費打完折還要50萬元,但自己布設,未來頻寬要升級,只要更換兩端的相關設備,擴充性及彈性都大,現在中研院用的是96芯的光纖,每芯可提供320Gbps的頻寬。
若以此換算,中研院的潛在可擴充的頻寬高達30,000 Gbps。
不論國內外,中研院的國際網路規模皆可比擬電信業者,要打造電信級的網路也必須付出高昂的代價,張毓麟說,光是國際海纜租金,1Gbps每年就要上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