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ior Member
您的住址: Taipei, Taiwan
文章: 701
|
生平第一台屬於自己的電腦
主機板是ASUS TX-97:這張猛的很,CPU從一開始的Pentium 200 MMX
一路升級過K6-2-266、K6-2-400、K6-3-400,最後還換成低電壓的K6-2-533 plus(不過MB最高只能跑400啦)
這一張的生命週期應該是我所有MB中最長的,一直到現在它還可以用,不過已經送給親戚的小孩使用
接下來:
Slot 1:
MSI MS-6199 (套裝電腦內附的,沒多久就被換成BE6-2)
Abit BE6-2 (當時的超頻猛板)
Socket 462:
Asus A7V (踏入K7的第一步)
Abit KT7 (A7V故障後,索性換板)
Abit KT7A (KT133的晶片名稱根本是唬人的,外頻只能到100,為了133外頻,只好換KT-133A的板子)
又跳回Socket 370,全是為了Tualatin:
Abit ST-6 (這張後來電容爆掉,也懶得寄回ABIT,就此報廢)
接下來就邁入敗家的雙CPU:
Tyan S2466N(買了第一代的白老鼠版,MB內建的USB還不能用,必須使用USB卡才行)
GA-7DPXDW(S2466N完全沒有內建,後來PCI完全插滿:SCSI兩張、音效、RAID、LAN、USB,想加TV卡。只好換一張有內建音效、RAID的來用。不過...這張滿爛的)
雙K7實在太熱情了,剛好Intel推出HT模擬雙核心技術,又跳回Intel:
GA-8KNXP Ultra(有內建U-320的板子,不過這一張是來搞笑的,875的南北橋傳輸才266MB,怎麼吃的下U-320呢)
Abit IC7-Max3 (不想玩SCSI了,改玩SATA,剛好這張有內建6個SATA)
GA-8S655FX Ultra (這一張會是永恆的回憶!當兵時當輕鬆的醫官,醫務所的電腦被我改用這一張 + C-2.4 CPU + GeForce 5600。這一台就是我們的遊戲機)
退伍了開始工作,也投入K8的懷抱:
A8N-Sli Premium(在X點買的。沒辦法,當初為了Opteron 165,全光華只剩他有貨,而且還一定要搭MB買,只好狠狠被撈一筆)
K8只活了8個月,又手養換了Conroe:
DFI 975X (這一張只撐了1個月)
Abit AW9D-Max (目前使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