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欣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xjbSmkpp8
在這邊向大家推薦,非常讓人感動的一部記錄片-《夢想無限》。
夢想無限官方宣傳資料
上映日期:2006 / 10 / 06
參賽紀錄:• 2006 台北電影節入選「全球華人影片精選」(世界首映)。•2006 台灣紀錄片雙年展《台灣單元》入圍。
劇情介紹:
「如果你原先有一個夢想,然後你去實現,你會發現你的夢想越來越遠大!」陽光 汗水 青春一場無速限的冒險旅程這是一個關於「敢作夢」的故事。台大機械系「老頑童」鄭榮和教授與一群青春洋溢的學生,憑藉著信仰與浪漫,堅持將教室學到的知識,變成親手製造的成品。
不論晴雨寒暑,他們都窩在工廠埋頭苦幹,打造心中夢想的太陽能車FORMOSUN III,準備參加澳洲世界太陽能車大賽。雖然經費有限、課業壓力沈重、周圍諸多懷疑,但這群夢想家堅持冒險,一心讓夢想實現。以日光為動力來源的太陽能車,必須征服澳洲大陸各種地形與氣候變化。這漫長的3000公里賽程,對年輕的準工程師們來說,考驗的不僅是車子,更是車手和團隊的默契與決心。
製作緣起:
人生最珍貴的青春時光,該如何運用?2003年FORMOSUN二代車在世界太陽能車挑戰賽的賽前排位賽,出乎意料搶下第二名,讓與賽各國車隊刮目相看,紛紛打聽這支來自台灣的隊伍到底有何祕密武器。2005年他們準備再度前往,帶著手工製作的FORMOSUN三代車,展現突破自我的冒險精神。
但此時卻遭逢出國比賽經費不足的困境,幸而遇見國內一家正致力於發展太陽能相關產物的科技公司--「鑫笙能源」。為了將太陽能環保概念發揚光大,鑫笙能源提出贊助台大機械系太陽能車隊的構想,因此機緣,製作人劉嘉明先生跟著鑫笙能源來到台大機械系的工廠,看見這群為太陽能車奮戰的同學,深受感動,認為這群難得的年輕人,簡直就是「台灣的寶貝」,他們雖然內斂、不擅表達情感,卻默默努力研發,將全副感情投注在打造一個美麗的夢想上,於是一場未知的冒險之旅在鏡頭裡與現實中交錯展開。
「夢想帶給你什麼?」【夢想無限】不只是台大機械系FORMOSUN車隊的故事,更是一部見證台灣人冒險的紀錄片,也希望能對這個混亂的社會注入光明美好的泉源。
FORMOSUN夢想之旅:
「無法忍受沒有寒暑假、經常連夜趕工、酷暑、酷寒與蚊蟲的同學請不要來」 2000年在台大機械系佈告欄上出現這行字,這是招募太陽能車隊隊員的條件之一,雖然嚴苛,但能夠自己創作研發、打造一台太陽能車,是人生中多麼難得的經驗。在蟬鳴嘈雜的炎夏裡,這群熱血青年在悶熱髒亂的工廠埋頭苦幹,他們緊握實現夢想的唯一機會,準備舉辦一場熱鬧的太陽能慶典。
領隊是有著「老頑童」個性的鄭榮和教授。鄭教授年輕時深受金恩博士的名言:「I have a dream」感動,決心要讓夢想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海市蜃樓。26位車隊成員,充滿過人的自信與耐力,有人冒著博士資格考沒過的危險也要為車隊熬夜趕工,有人摸車子的時間比和女朋友相處時間還多,有人颱風天也不畏風雨前來顧車,有人想超越自我極限,挑戰不可能的任務;家人心疼他們的勞累,擔心他們的危險,但也肯定他們的成就。
「我們在跟自己和自己製作的車子競賽,而不是跟對手的車子和它的班底拼,如果因為對手的表現而改變戰略,表示一,自己的戰略定的有問題,二表示自己根本不認識自己的車」,在澳洲荒原挑戰世界太陽能車大賽時,車隊隊長張智凱充滿自信地說。FORMOSUN車隊成員從對太陽能一無所知,到四年後已能駕著自行設計與製作的太陽能車在澳洲大陸完成三千多公里的長征,當中為此所付出的心血,以及勇於嘗試、絕不氣餒的精神是成功的最大因素。
*2005夢想時程表
6/30 FORMOSUN III 誕生!
7月 椰林大道試車
7/23 前往鹿港車輛測試中心試車
8月中 造勢活動,為台灣加油!
8/23 裝箱運送太陽能車FORMOSUN III
9/4∼9/5 FORMOSUN車隊成員出發前往澳洲達爾文
9/14 出發到安恆公路操練
9/17∼9/19整理太陽能車,檢討戰術&戰略,挑戰自我的極限
9/19 進駐秘密谷賽車場
9/24 達爾文\秘密谷賽車場排位賽,搶下第二名佳績
9/25 追逐太陽的競賽起跑∼
10/2 第七屆世界太陽能車挑戰賽,勇奪第五名!
10/3 光榮返台囉∼
導演的話:
2005年5月,製作人劉嘉明邀我拍攝台大機械系一群師生自力製造太陽能車的故事,當時我正面臨事業與理想最嚴重的挫敗,在身心俱疲的情形下,勉為其難跟著製作人到台大校園中的機械工廠,看到一群像黑手般日夜趕工的台大學生,並與帶領車隊的鄭榮和教授經過一番談話後,頗受感動的我,在回家途中就決定接下這部紀錄片的拍攝。從六月起歷經三個月的趕工與測試,到九月的澳洲大賽。一路下來,讓我深刻的感受到老師與學生們的無私投入與付出。他們的態度與精神支撐著差一點成為紀錄片逃兵的我,再重新站回自己的崗位。
最感遺憾的是我沒有拍攝到鄭教授背後那默默在經濟上支持他的妻子。她一再婉拒拍攝,怕自己在傾談心情時會大哭。誰會知道一個追尋夢想的男性背後,有一個渴望幸福生活的寂寞身影。
製作人的感言:
「做為科學家Scientist可以追求絕對的完美,但是做為工程師Engineer必須學會接受不完美」,在澳洲的荒原上聽到這段話有點「淒涼」,但讓人感動,這是在澳洲拍攝【夢想無限】時,台灣大學太陽能車隊領隊鄭榮和教授在比賽途中,接受訪問時發表的感想,對於和自然科學摸不到邊的我來說,其實蠻震撼的,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Scientist和Engineer有什麼不同?對我來說他們就是「那一群人」。
【夢想無限】是JOINT製作的第一部電影,展現一群準工程師如何「理性地實現夢想」。
這群社會上認定的「好學生」,在世俗價值觀裡通常和「乖」劃上等號,也與「創意」難有交集。不過當我認識了車隊裡的智凱、喬婷、行哥、逸祥、子庭、以勒、橘子...總共26個人之後,我的想法改變了,我的夢想也變得真實,因為他們同聲告訴我:「工程是什麼?工程就是把東西造出來!」原來電影監製和工程師是如此相似!做為這部「跑路」電影的監製,沿路上有太多教人感動的驚奇,也讓我對於「年輕世代」有了新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