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年代很久了,隨便寫寫當年的記憶,如果有錯歡迎指正。
我是從 Modem 1200bps 開始玩的,當年主要能玩的東西是 fido-net(90-net)、tanet、社福(聊天室)等等,90-net時代銀快很流行,後來藍快使用的人也多了起來,我個人是覺得藍快比銀快好用,但是我都不是用這兩種,我用的是一個比銀快更古老又很冷門的讀信器,名稱一時想不起來,並不是因為功能強,而是因為習慣,後來自己用 Maximus CBCS 架私人站(不公開,只是有跟上游固定接信),就直接用 TimEd,有寫過一個 TimEd 的 Key Generator 給自己用(未公開)。
第一屆資訊展時,看到有 Windows 1.x,大概是十來片的 5.25 inch 磁片,幾個朋友就集資買一套來玩,結果很難玩,沒多久就被我們丟去積灰塵了。
後來最早接觸到 www 大概是在 486 剛出現那個年代,VGA 剛成為主流,那時我用 DOS 6.22,把 shell 換成 4DOS,Modem 用的是 14.4kbps。
那時候的 Windows 已經是 3.1 了,而且不像 1.x 那樣難用,一般玩家大都是用 DOS 進入,然後在有需要用 Windows 時,在命令列輸入 win 進入,在那個時候,我一個好友有一天很興奮的拿一個東西來給我玩,好像就是魔賽克什麼的,聽說來頭很大,是什麼 NASA 搞出來的,在玩之前還要裝一個 winsock 之類的東西,但是那時候 WWW 的畫面很陽春,我們玩了幾下之後覺得很新奇,但沒太多東西好玩,不久後也被我們丟到腦後,那時候我的注意力被 OS/2 抓去,OS/2 真的是很優秀又先進的作業系統,只可惜太不人性化了,你能想像如何教一般的使用者要建立新檔時,還要從 templates 裡拉一個 text 的 template 出來嗎?但是 OS/2 當年內建 Windows 3.1 的相容性,還有先佔式多工的設計都是領先在時代尖端的。
一直到後來 Win95 出來後,Netscape 2.x 那時代,才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 WWW,我也是在那時候開始摸索 WWW 這東西。
那時我最高一個月的電話費繳過 NTD.7000 的,而我那時在觀望 ADSL,所以就沒去弄過渡期的 ISDN,後來 ADSL 一出現,我馬上成為第一批去申請的用戶,因為我一個月的撥接花費改用 ADSL 還比較划算,在那個年代用 ADSL 的人應該都知道,那時 ADSL 沒有撥接,全都是固定制給你8個 IP,去頭去尾還有 5 個可以用,那時華信給我們的小烏龜是真的長得像小烏龜的 CISCO 676/677,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叫那台機器叫小烏龜的原因,那台機器也很好玩,後來超頻者天堂也有人揭露如何破解密碼把功能打開,我也是那時開始拿 Linux/FreeBSD 來架站自己玩(有這麼多 IP 不用浪費)。
大約在兩三年之後,就是所謂的網路革命出現。
然後WWW就變成現在大家見到的這個樣子。
講古結束,我是六年級前段班,網路興起的前後年代有緣恭逢其盛。
__________________
滿招損 謙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