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權中*
|
無法再生的能源本來就該節約用了.
另外也該加強再生能源的利用, 科技面, 普及面.
上面的遠景可能要等到陷入能源危機, 大部分人口有意識的想改善才會開啟腳步.
目前的世界: 恐怖活動, 平衡失調, 民族主義(這個****關係就有).
目前的商業: 藍海啦, 內容那麼多, 結果大部分的企業採取什麼, 4大法則(降低, 消除, 增加, 創造)裡面的降低與消除, 畢竟挑簡單的來做最好, 然後玩價格戰. 現在買到的東西是什麼情況, 重複的功能, 較短的生命週期, 替換率高, 故障率高, 什麼都保固卻忽略保固是越少用到越好才對, 飛機取消飲食來節省石油成本, 但不主攻促進科技更新來降低交通運輸燃料使用, 客服中心改為分類管理, 增加伺服器, 答錄機, 電子語音, 卻過量減少客服人員, 間諜軟體, 垃圾郵件, 全力在終端防堵, 都不去打算如何消減源頭.
為何車商會製造省油車, 因為顧客需求. 假如沒有需求呢? 只是環保上就該更節省能源呢?
航飛沒有飲食, 為何? 因為容易實施, 不要供應就可以降低成本.
為什麼工業costdown專注於裁員, 降低用料品質, 或是用更低的標準來測試品質, 打個12層比較穩的板子改為4層, 為什麼? 因為顧客要較低的價格, 能用的品質就好, 企業沒必要自己減少收入, 所以低價產物是用低標準品質. 降低成本可以為製造科技進步, 可以為流程改善, 可以為產品設計上的改善, 但不, 企業會選擇更短期可用的方式, 而不是藍海作者理想中的策略.
我不能否定全部企業, 但看看大部分的作法吧.
這個世界處於惡性循環中, 能源問題只是其中一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