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h.wikipedia.org/wiki/Orz
所以說, 這個變化是很微妙的, 一開始有人誤用了, 之後有人以為這樣才是對的, 結果變成現在這樣其實兩邊都是對的......
圖形文本身沒錯, 錯的是誤用、濫用的人。
(但是這種事卻沒法避免, 尤其還是次文化的情況下)
這種文字(文意)變化的例子, 個人特別喜歡拿otaku的字意來舉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E%A1%E5%AE%85
其實在岡田斗司夫那個時代, 一般人對otaku大致上還沒有太負面的觀感, 直到後來otaku族群開始多起來, 到了宮崎勤事件之後, 整個態勢才急轉直下, 大眾對otaku這個詞才有直接負面的印象(同時附帶對ロリコン的負面印象)。
要說什麼對錯, 其實和正體、簡體有點像......
當然正簡體問題要複雜得多了(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