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轉自 udn.com
新加坡 生技研發新天堂
■ 編譯陳家齊/紐約時報二日電
你在新加坡買不到青箭口香糖,但是可以合法買到人體胚胎幹細胞。憑藉寬鬆的法令,政府的大力鼓勵,新加坡正吸引全球頂尖科學家,發展成生物醫療科技中心。
新加坡的ES細胞國際公司上月宣布,率先商業化量產胚胎幹細胞,供實驗使用。研究人員可以透過網路訂購,裝在試管的幹細胞每支定價6,000美元。
新加坡在許多社會議題上相當保守,連多數口香糖也被查禁,但這裡已經變成幹細胞研究者的天堂。
這大部分要歸功於布希政府的保守政策。研究人員說,布希總統上周否決放寬聯邦政府補助幹細胞研究的法令,只是一連串對生物醫療研究者的打擊之一。政府限制補助,研究經費缺乏,而私人藥廠卻只追求短期獲利捷徑,使美國生醫人才大舉出走。
柯普蘭(Neal G. Copeland)與詹金斯(Nancy A. Jenkins )夫婦就是最近的例子,他們是美國研究癌症最具權威的兩位科學家,即將離開服務20年的美國國家癌症中心(NCI ),到新加坡的分子細胞生物研究中心(IMCB)任職。柯普蘭說:「我們希望待在對科學有熱情的國家,到一個向上提升的地方。」
幹細胞是可以長成骨頭、組織、器官的全用途細胞,科學家希望幹細胞研究能為醫療帶來突破性進展。布希否決支持這類研究的原因是,抽取幹細胞必須摧毀胚胎,而每個胚胎都可能是一條人命。星國允許從墮胎或遺棄的胚胎中抽取幹細胞,這些胚胎最多可保存14日,而且可以合法複製,是全球最寬鬆的規定。
星國政府鼓勵生物科技研究,希望能取代正沒落的電子業,成為推動新加坡經濟新動力。生醫研究是新加坡經濟轉型的一環,這個城市國家已成私人金融中心,並將興建兩座世界最奢華的賭場振興觀光。
投奔新加坡最著名的科學家,還是英國桃莉複製羊的創造者科曼(Alan Colman)。科曼說:「在新加坡,他們要看的是長程的結果。在英國與美國的商業化環境裡,我根本籌不到研究的經費。」(取材自紐約時報)
【2006/09/03 經濟日報】
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