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安迪
現在換了一家公司...要看這家公司...對於PM這個位置的定義..是如何看待的了..
|
安迪同學當PM了喔 恭喜恭喜...
安迪同學所說的,說穿了不就是人際關係的東西嗎!?
在哪個企業哪個職位,似乎都有這樣的問題吧!。
只是似乎在PM的角色上略顯被凸顯這樣吧?!
老師講的東西果然好像在看課本......
小弟倒是覺得,如果安迪大大是印地安人的話,那應該不太難去推動吧?!
或者該產品(線)的本身對公司的重視程度也會有影響....
如果可以掌握上面兩樣資源,那當PM真的不難,只要對於該產業有一定的背景....
PM在某些時候,確實兩面不是人,要接受產品成敗的壓力,要和行銷溝通,又要與討好業務團隊,又要注意成本問題,有些時候真的是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這種事情,就是要PM來扛.....
成功了,勝利還不一定全部歸咎於自己,但是卻是挺有成就感的,挑戰性也很大 ....
不過對於老師引述的例子來解釋PM的辛勞,小弟有點不同的想法,如老師所言,如果傳言為真,那確實是PM本身應該有的問題,公司本身以及PM必須要負一定的責任,這可以理解,但是,要是傳言為假,就是所謂的產地情節 效應,主要來自於消費者本身對於某一項產品所產生的刻板印象,並非可以完全由PM來進行導正,若要說與PM與顧客間的溝通並未達到一定程度,似乎有點說不過去,因為一般來說,要改變消費者的刻板印象並不是透過宣傳就可以改善,PM如果花時間去改善這種眾所皆知的問題,理論上來說或許是可行的,但是就實際面的成本與產品生命週期來說,感覺似乎會花大力氣但是效果極有限,不是嗎?!

小弟要是PM,不太會在這是事情上進行著墨.... ,因為太吃力不討好....
而且若全部歸責於在PM身上,感覺有點說不過去....
應該可以從其他地方來進行著手改善....,而且在產品的生命週期上,產地情節效應應該會隨著產品上市時間增加而影響變小.....
另外一種想法 參考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