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nzcym
其實每個產品的設計都有不同考慮 , 當然古早的大同電鍋買來插電一用就是二三十年 , 這可以當成笑話或是神話 .
笑話是: 既然大同電鍋那麼堅固可靠又耐用 , 電鍋廠的員工在這 29 年的空檔裡要吃什麼 ?
神話是: 大同連一個最簡單的電鍋/電扇都可以做得那麼堅固可靠又耐用 , 那麼大同其他的產品應該也不會差勁到哪裡去 .
談到消費心理學等非硬體條件 : 在下修過至少三次親友的 SONY VAIO 電腦 , 每次都是 power 燒毀無法開機 . 偏偏 VAIO 電腦的 power 很特別 , 沒辦法用光華牌 power 直接替換 . 最後乾脆明白告訴他們 , 再玩下去光是花在等送修回來就差不多要進入下一代電腦 (P4 2.4~2.8 GHz) , 所以千萬別看電腦長得很可愛就買下去 , 等到出問題要修理的時候才知道輕薄小巧與造型出眾 (必須使用特殊規格零件 e.g. 貴貴的 memory stick) .........背後所隱藏的代價 .
小鬼受不了沒電腦的日子 . 當...
|
大同做過這麼多產品, 唯獨就那一個電鍋出名, 不是電鍋太好, 而是大同的悲哀. 那個時代也過去了. 除了大同電鍋, 消費者在買電鍋時, 有更多的選擇. 這就是時代的進步.
電腦這東西是拿來用的, 壞掉的等於沒用. 但是時代變了, 人們有著更多的需求. 如果這需求不重要, 那專搞特殊規格的日廠招牌不會依舊閃亮, 而搞標準化, cost-down最厲害的台廠年年在拼個位數的毛利率. 再者, 特殊規格的損壞率並不一定高於標準化產品. 較高的操作成本換取較滿足的使用經驗, 這不能說是不公平的交易.
套一個信用卡廣告的意念: 硬體是有價的, 而消費者的經驗是無價的.
或許SONY的東西不過是好看而已, 但偏偏他的對手就是沒有推出這樣好ID的產品. 軟體硬體設計都要練功, 那難道ID就不用練功嗎? ID才是最難練的 - 你可以買到SONY的CCD, 跟日廠交互專利, 但買的到SONY的ID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