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ibaken
只是告訴你命題錯了,先別急著否定台灣教育,台灣的教育在稍做修正後也不錯,有他適用的對象.
|
這樣不是離題是什麼?

樓主的命題有錯嗎?見仁見智。樓主的命題是在否定台灣教育方式嗎?不一定。而您直接就開始往特定面去思考,而且這個特定面的申論還沒法完全對題。(樓主講的是"差異",您已經延伸到月亮不是外國的圓了....)
您覺得您是自抒己見,不過別忘了以上一堆人都各抒了他們的見,而且思考方向又各自不同,然後大家看到一堆不同的意見又各自亂回一通.....這就是一種離題方式,看似對題,其實就像寫作文時看到題目就往某個莫名奇妙方向開始發揮而忘記先分析題目內涵。
引用:
作者sibaken
不要忘記美國的國力有一半是靠其他民族撐起來的,這其中包括受中華民國教育的人,你看過華僑在那裡是如何教育下一代的?一樣上補習班,不過是學****語.......
什麼年頭了,還用這些洋玩意兒在騙人........ 
|
看事情一定要用高下好壞去看,就只能像您這樣了。哪一國沒問題啊,有問題所以就沒比較好,是這樣嗎?這樣不是離題是什麼?而且哩,有些事情大概有絕對答案,但是也可能是想不到第二方案而已。而樓主的命題顯然沒有標準答案吧,您卻一下子分成對錯來看。
回樓主的發言:
以國外的上課方式來說,大都是要事先看完課本和參考資料,所以課堂可以空出來不少時間討論觀點和疑問,這個觀點討論尤其重要,國內即使有類似作法者常常也容易淪於課堂解題。而且國內教師沒有堅持這個做法的習慣,所以自然不希望學生問太多問題影響教學進度。至於國內為什麼學生做不到這點......其實國外也不可能人人做到吧,只是他們已經養成這種課堂就是用來討論的共識,所以能一直流傳保持。反正無心學習的話,花再多時間講解課本也沒用,不如讓學生自業自擔,畢竟國外沒有那種死讀書的觀念,學校教育只是一個環節而已。國內.......慢慢可能會有這種風氣形成吧。
至於要用鼓勵還是責備的方式貫穿教育體系,我想本來就沒有定論吧。基本上在較幼小學童都寧可用鼓勵代替責備,等到高中大學,會酸人的老師國外也不是沒有吧.....。無論哪種方法都還是會有不受教的人,只要賞罰分明即可,救不動的不見得是體系有錯。這個誰都想得到,但是其實我們這邊的習慣就是賞少罰多,原因還是一脈流傳下來的文化風俗所致。別小看這樣的文化習俗以為沒什麼,事實上人就是被環境綁得緊緊的,無時無刻也容易沿著老路走。或許是國內教改失敗和顧人怨人本的關係,常常有這種認為類似愛的教育方案就是唱高調的論調。其實理論和實務是兩回事這個概念大家都很清楚了,正因如此更沒理由把別人失敗案例和自己遇到的實例扯在一起。其實重點是有智慧的教育方式,不過於偏重積極或消極態度,這樣就很不錯了。
有個慣性影響觀點的例子:通常看到時空背景是虛構或是遙遠的寓言或是警世小語時,你我都會同意:嗯,有道理,心裡也願意接受論點。但如果這樣的題材以越接近現實環境的狀況來重新描述一次,你我就難免要懷疑:怎麼發生的啊?不會是走狗運吧?我看我遇不到啦。
這種習性一樣也可以列出是由很多不同的因素所造成,有興趣的不妨自己想想看,或許就會發覺自己有哪些地方可以稍做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