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nzcym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引用:
作者老飛俠
Olympus的Ni-MH/CRV3兼容電池艙設計方式我從Olympus Camedia C2020就開始研究了(公司買一台本來是當公用的,
後來有同事沒拿好,摔在地上摔壞了,我們就很不客氣地把它徹底解體了

當然這種設計並非無解,只是每個機種空間條件各自不同,很難有放諸四海皆準的做法,都是要見招拆招,所以機構工程師難免會抱怨當初規格如果不是訂成這樣,大家就不會這麼辛苦了。

至於使用較高級元件來解決問題往往是台灣RD最沒有辦法採用的solution,因為十之八九是會被否決的,我們拆日本相機研究都很佩服,一方面佩服他們的設計功力,另一方面我們也都很羨慕(或者說嫉妒),因為很多他們能做的事我們是不能做的(並不是我們沒想到)。

我曾經在1999年申請過一個專利,那個功能現在在各家DSLR上幾乎都看得到(消費機有的也有),但是當年我在我們公司開發新機種時提議將這個功能加進去,結果被大家否決了,理由是:
1. 要加電子零件,成本會增加;
2. 軟體要配合修改增加對這個功能的控制,要花時間;
3. 市面上別的機種又沒有人做這個,我們幹嘛自找麻煩... Orz(人家有了還叫什麼專利)

我對這件事至今耿耿於懷,本來我有機會做出一個全世界最早的功能,可是機會就這樣活生生消失了...

後來開始看到日系機種出現當年我申請專利的功能,心中真是五味雜陳(還有同事跟我說:你看,人家這個功能好炫哦!)有時這就是台灣RD的悲哀,想出的創意如果不是有助於cost down的,而是要增加成本加功能的,付諸實施的機會真的低很多。所以我根本沒跟公司提我們可能有機會告別人公司侵犯專利,因為我的想法變成:是我們自己不做的,幹嘛佔著茅坑不拉屎?

這就講到問題的核心了 , [短視近利, 因小失大] 這八字箴言就是台商永遠抬不起頭的緣故 .

手上某個非電子產品就是用第 1.5 代的製程先搶灘登陸 (順便和對手玩專利大戰) , 當然搶灘成功之後不久就接到顧客抱怨冬天會出問題 . 想了幾個解決方案之後 , 原型試製完成後是放進攝氏 5~10 度的低溫實測 (當然先凍在冰箱整整三天兩夜) . 還好專利自自己動手寫的 , 所有戰略制高點都包含在裡面 . 改一下當然還是沒事 .

RD 做得好 , 產品才會賣得輕鬆 . 多存點錢 , 隨時準備起兵造反 , 自立為王吧 ! 不然老是讓三流統帥牽著鼻子打敗仗 , 心裡真的不是滋味 .
舊 2006-08-18, 02:33 PM #10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zcym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