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的翻譯~
一開始我還以為我老了..看不懂年輕人的用語和文字...
正想找火星文翻譯的網站...沒想到筆者已經自行轉譯了~
回歸正題..其實能不能去日職並不是我們看到表面球員那個數據漂亮.他們就願意收~
基本上還是球員本身要有不錯的"潛質"是球探認為球團可以很快誘導出來的.
要不然陳金鋒威震國際賽卻沒人要....
自封台灣城島健司的陳文賓卻可以在大榮鷹騙吃騙喝一個球季....
我猜想你會覺得日本職棒好像球員每個長打.打擊技巧都好強!
我們的球員都爆弱......

那個觀點不過是從數據來說話....
日本球場的溼度,風向,用球和台灣不同...當然數據看起來是不一樣囉~
也只有真正雙方拼個"一整個"球季..在同樣裁判.球場.用球下.才有"機會"分高下~
台灣場地這麼差.守備怎麼守? 亂守嘛~
台灣裁判這麼鳥.比賽怎麼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