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是過來人
從事MIS的路已經邁向第10個年頭,自己也是資管畢業的,我們系上還號稱全台第一個資管系所.
你可以查查貓過去關於MIS的發言,貓一向反對現在的年輕人走資管.
台灣MIS的人已經過剩太多了
而且重點是,資訊管理根本不應該是一個科系.
電腦已經是個常態性的技能了,就像你在家會用遙控器一樣去操作
資管就是電腦 + 商業技能 + 管理學....
問題在於台灣的企業越來越少,企業整併越來越多,MIS的缺是日見稀少
幾年前資策會還推展 out-sourcing!
貓在資策會的 CIO研討會上質問他們,你們這樣搞是鞏固了你們這些前輩的路,那後繼者呢?!
台灣MIS的出路都被他們搞完了
以前MIS是肥了一堆廠商,現在連廠商自己都把自己的市場搞砸了
拼價,惡搞~
昨天上級單位的稽核來找貓的碴,虎濫了一堆就算了,還在那邊說資訊技術在企業運用越來越多
讓企業能突飛猛進
貓心底在想,資訊技術除了讓微軟的收益確實突飛猛進之外,
貓沒聽說過有哪一家公司因為妥善運用資訊技術而讓公司不斷蓬勃發展.
我的同學,寫程式的大概剩下個位數
最多的是做業務,賣電腦相關的,一部分在拉保險(原本在安泰寫程式,後來效法裡面學長姊轉去拉保險)
我們這一届(隔壁般的)官位最高是副總,在寶X證券...之前他還唸交大資工所...忘了補充一句,他不是資訊的副總.
話又說回來,現在資訊能騙錢的只剩下"資安",這兩年網路設備大廠莫不全力投入
可是再過個幾年又普及的差不多的時候,那還有啥可炒的?! 現在的WEb2.0嗎?!
還是XXX 的新版?!
六年前intel 在台灣大力推 GB的網卡,預言多久後會普及
結果咧?! 在 office 100M就夠用了
資訊在多數的企業都是被列入成本中心.
很多資訊人會跟老闆推薦說使用某種東西會降低營運成本
可是往往降下來的錢都還沒有達成,又要換設備了
舉個例子,買某個設備能讓公司每個月省五萬,但是那樣產品要價一百萬.
結果使用三年,就再見了.... 12 * 5 * 3 = 96
還沒有省到一百萬,又要換設備了,如果上述設備要簽維護合約..那更傷了
帳面上好看是每月省五萬,但是總支出卻又增加了.
這是很常見的例子,資訊設備淘汰速度之快,應該是所謂科技業的第一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