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casalin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5
文章: 17
先來說一下單面單層DVD空白片的整個製作過程.

大致上分成三大製程:
1.射出成型
2.塗佈
3.膠合
4.網版印刷

射出成型:

首先是塔夫龍原料,進入設出成型機,成型機上面有模具,模具有分成兩種,一種是有溝軌的,叫刻板,另一種是沒有溝軌,有溝軌的模具射出品稱為基板,沒有溝軌的模具射出品稱為蓋板,有時,基板生產不良時,可當成蓋板使用.

其實大家到店裡面買到新的空白片時,習慣都會把光碟片拿起來,看一下染料面是否有刮傷,但真正的刮傷是在日光燈下看不到的,使用滷素燈折射出來的光射就可以看的出來,至於為什麼日光燈下看不出來,我就不太清楚了.這種刮傷叫做鏡面刮傷,這種片子在目前是蠻常見的,不過在A級或銷RICOH的AA級是不容許的,目前尚未看到有鏡面刮傷會影響日後讀取的相關研究(抱歉,我看不到實驗室報告)

塗佈:

塗佈的製程多了一點點,依正程生產程序來講,首先將基板取入靜電塗佈槽,讓基板佈滿靜電,接下來進入染料塗佈槽,將染料少量滴入基板,高速旋轉旋開多餘的染料,接著進入BACK WASH,以清洗液清洗背面及基板邊緣,接著由打印機對著基板的中心孔邊緣打印製程所須的資料(不外乎就是棟別 樓層 機台編號 塗佈槽編號 生產年 月 份 時 分 製程編號,每家廠商及產品別都不同).

接下來進入烤箱,將染料烘烤乾.取出烘乾的光碟片,進入SPUTTER區,由SPUTTER打上一層薄薄的金屬反射層.SPUTTER機中主要零件就是MASK及鈀材,鈀材就是光諜片上的反射層.MASK的功能就是遮住不要濺鍍的部份.SPUTTER層除了反射之外,另外就是會封住染料層,在理想狀況下,SPUTTER中的MASK是理想圓形.

SPUTTER完成後,使用洗邊液進行洗邊的動作,洗邊液是一種染料的溶液,可溶掉多餘的染料,由於剛剛已經完成SPUTTER,所以洗邊這個動作會洗掉多餘的染料.

接下來對光碟片滴入少量的保護膠,高速旋開,旋掉多餘的保護膠.在此時,保護膠還是處餘溼的狀態,接著就是以強UV來照射光碟片,使保護膠乾硬.塗佈區就在此結術.基板也就完成了.

膠合:

將塗佈完成的基板與射出成型出來的蓋板膠合在一起.其使用的膠水稱為膠合膠.首先將膠合膠少量滴在基板上,高速旋轉,旋掉多餘的膠合膠,將蓋板覆蓋在基板上,接著使用強UV燈照射,使其乾硬.接著就完成了本體的製程.


當我們買到一片空白片時,染料面向下,印刷面向上,總共包含,最下面的基板->染料->濺鍍層->保護膠->膠合膠->蓋板->印刷.


接下來就是目檢級網版印刷及包裝囉,就不再詳述了.

在射出成型 塗佈 膠合三個製程中,有相當多的INJECTION進行檢測.在文章中一率略過.
舊 2006-08-06, 07:33 A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asali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