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ghlay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19
首先感謝各位前輩的回應!讓小弟更暸解自己聲音特質與可能發展的方向。
(試唱片段已移除)

回覆:tkuls
其實張雨生在"我期待"中,高音仍是有厚度的。而他的聲音的主要特色如閣下所言,是非常高亢與清亮的,好希望能再聽到他的新作品,不過這已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其實在下也蠻佩服楊培安的聲音,除了有高亮的音質外,就是嗓子的耐唱度了。因為最近從電視或網路方面,看到他的現場演唱。其嗓音可說是演唱多首高音歌曲,聲音都不會耗損。重點是他有用到喉嚨唱,一但用到喉嚨的力道,要唱的持久是難上加難,但他辦的到。

的確,我近日也發現唱歌時,用氣很重要。最後感謝閣下的建議。


回覆:YCD
閣下提到的部份,個人覺得是有道理的。關於共鳴小弟有另外的看法,個人覺得歌曲意境的需求是必需加進去的,因為唱歌的感情詮釋很重要,若為了共鳴而捨棄感情。個人覺得這樣是很是很可惜的,所以在歌曲意境的前提之下,詮釋歌曲時的共鳴選擇就有所限制,當歌曲不熟時就會有所混亂了(如我自己)。另外,氣的運用也是同等重要,這也是在下需要加強的部份。感謝前輩的指教!

回覆:npicgreen
的確,張雨生在"我期待"中的高音是有厚度的。而他的共鳴應該是在咽腔與鼻腔,只能說他太厲害了。而他在其他歌曲的高音表現,就比較傾向於其聲音的激昂度,對於聲音的厚度要求,可能就沒這麼高。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張雨生的激昂高音,例如:玫瑰的名字..等。
印象中,動力火車高音的厚度,是略小於張雨生在"我期待"中的厚度,印象中啦,因為動力火車的歌小弟比較少接觸,所以是該找個時間好好的觀摩一下了。
至於曹格與石康軍,全真音應該沒有唱到 High F 以上。而林志炫是屬於美聲唱法,主要運用鼻腔共鳴的半假音,在"進退兩難"中,很難得用到全真音飆(音差不多在 High D 左右吧),與他用美聲唱法時相比,聲音的厚度還是有損失。但在他的美聲領域中,還是無法被取代的!
信樂團是小弟研究比較久的聲音,阿信的技巧可能不輸給前面幾位高手。以他"死了都要愛"的聲音表現來說,高音穩、順,但厚度可能沒這麼強,這是小弟的感覺!他的高音也是被大家所肯定的,但小弟覺得比較難得的是他對聲音的控制收放自如。在中低音也有很好的表現,而半假音技巧也相當不錯。

回覆:冬之炎陽
謝謝閣下的建議,有機會會聽聽殷正洋的聲音。

以下是小弟對歌唱的一點點領悟,個人覺得,唱歌如果要有極致的表現,努力很重要,但有時候是講求天份的 Orz
另外,錄音與聆聽的硬體設備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只是一個瞎飆歌的人。
最後再次感謝各位的回應!
舊 2006-07-28, 03:58 AM #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hlay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