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以我自己來說,看古代文言文的文章,重點一在豐富自己的修辭,二在以古鑑今吸收古人的智慧...
當然我做的並不好,常常只是囫圇吞棗,並沒有真正了解其意。雖然如此,但我還是不贊成全盤否定文言文..
人站在不同的高度,會有不同的視野,今天我們之所以看的更遠,是因為我們站在巨人的頭上,但也不能因為這樣,就逕自在巨人的頭上拉屎拉尿
文化是慢慢形成的,也是代代傳承的...
有時候並不一定要用到很高深的字彙,很徧僻的隱喻,才能表現出自己的文學素養...
小時候讀過許地山的"落花生",琦君的"下雨天真好",都是清新的小品文章,但一樣能深入人心...
文章有很多種,我喜歡抒情寫景明志快意的文章,論說文不是我的強項,這方面也是我想加強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