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yider
7-11轉虧為盈的關鍵在店數達到門檻
前七年都是用加盟的方式,但因為大家存疑,所以加盟的很慢
最後高老大問一句:開一家直營店要多少錢,總經理回答:一百萬吧
這時,高老大馬上回:這麼便宜,那馬上開多開幾家直營店
這才馬上達到所需的最少店數,之後才開始有回收,然後大家才願意去加盟
|
小弟讀書時有接觸到7-11的典故...
民國68年台北市安和路開了第一家7-11~~
當時還有戒嚴..所以並不是24H營業...
而7-11 的原意是早上7點開到晚上11點
統一是跟美國南方公司買斷整個7-11台灣的商標權
而很多產業當下一定是燒錢~搶先機先卡位才是未來重點~
就我所知7-11當初是統一完全直營的 並無任何加盟店
唯一的加盟店管道是統一麵包這兩個體系是互不相干的
等到統一麵倒了之後 7-11才有所謂的加盟店型態
而7-11的成功在課堂上是被稱為 洞燭先機的一個典範~
以台灣當初經濟起飛的年代 統一看準了7-11美國的成功
精準的推敲未來台灣的消費模式
先卡位燒錢..(在當初有誰要跟雜貨店競爭?)
7-11的成功不是偶然 而是遠見...
等到賺錢後才有
全家(日本西武集團) 安賓(味全-垮了)
ok(港商)等等體系的超商入列競爭
但也早難以撼動 深耕台灣近30年的統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