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feedback
想想今年第一次打國際賽的大聯盟選手一票表現欠佳,但也沒聽說有哪個球員受到過度苛責的
對台灣來說,國際賽本來就是跟世界頂尖球員競爭,體現的不過是實力差距,表現不佳也不是球員所願意,我們不能只看表面
想想像張泰山、謝佳賢、陳致遠等,客觀來說是沒有挑戰大聯盟或是日職的機會,只能待在被很多人瞧不起的中職
但他們從小打球,長大了不加入職業隊打職業賽那要做什麼好,而在自己的位置上有好表現難道不值得嘉許?
想想各位自己在職場上是不是也有如它們一般的亮麗表現呢,或者有實力可以進外商公司或是成為跨國企業的高級雇員呢?
難到一定要到大聯盟比賽才叫打棒球,那沒到外國大企業上班是不是稱不上有在工作了
不知道為什麼對於聯盟或是球團的不滿可以一股腦傾注在認真表現的球員身上,好像在中職打球是可恥的,那不曉得那些只會嘲笑的人是怎麼看待自己的職業的
|
縱然的打擊能力沒有David Ortiz那麼猛~縱然球速沒有Nolan Ryan那麼快~
縱然外野回傳能力沒有鈴木一郎那麼準~縱然守備能力沒有Roberto Alomar那麼神~
但只要是認真比賽的人都該被尊敬~~~六個字~態度~態度~態度~
不管是球員~球團~聯盟~既然要稱做職棒~一定要對得起職業這兩個字~
遠的不要說~近的就看陳鏞基去追界外球的那種態度就知道了那六個字的意義了~
相信用這樣球員~就算最後沒接到~大家也會給他掌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