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dodie664t
我也想幹醮 中正橋的設計
(台北往永和) 一堆四輪的上橋就往右邊擠~
再加上左右兩邊要擠進來 , 騎機車道的騎士
說真的 不如往內側兩道 禁行機車騎!
一堆龜速的汽車往機車道擠,為了走堤外道路!
騎機車的真的很可悲!
永和往台北的更絕~
下橋處 一堆車子要往師大路走!
就給你往機車道擠!
機車道被分流在那小小的格子車道中,準備直行下橋的奇事又是一陣煞車 殺殺殺~
官自兩個口!
大概都少了兩個眼睛! 看不見這樣危險的設計~
這算是貧富差別嗎? 有錢開車 沒錢騎車! 該死!
也少了兩個耳朵! 聽不到老百姓的聲音
明明這樣爛的設計!
還可以當政績?
華中橋也是! 下橋往中和的也是這樣的爛設計!
不知道那些民代,當官的
大概都開飛機吧!
|
這個問題我反應過台北市, 台北縣共E-Mail+電話n次!
最後一封信給大家看看....
-------------------------------------------------------------------------
來信內容:
李先生,
相信您已經去永和中正橋看過確認才對!
橋下光復街的地方早已經改為單向通行!
您所擔心的車流交會的部分應該不是問題!
中正橋開放機車通行規劃請再次評估!
"市長信箱[
[email protected]]" wrote:
-------------------
來信者姓名:小建
重慶南路往南要上中正橋之前的高架橋為何不能開放機車行駛?常見到橋上很空,橋下機車,計程車,公車擠成一堆? 機車族就沒有路權嗎?一天到晚劃一大堆禁行機車的標誌!拜託...機車又不是慢車,有必要這樣嗎? 然後看到台北市各區陸續建一大堆快速道路給汽車專用!偏偏機車呢.... 上面的高官都開汽車,所以都不管一般老百姓騎機車人的便利了嗎?
--------------------------
受文機關:交通管制工程處
發文機關:交通管制工程處
發文日期:2004/8/17 下午
05:42:35
發文字號:93.08.17北市交工規字第09332843400號
處理情形:
親愛的小建先生您好:
您寫給馬市長的信我們已經收到了,市長很重視您的意見,特別要我們回信向您說明處理情形。
有關您反映重慶南路往南上中正橋前之高架橋為何不能開放機車乙事,謹向您說明如后:
首先向您說明交通管制方式係考量道路幾何條件下、交通量、交通組成、安全...等因素,擬定不同之管制措施,如實施機車專用道、公車專用道、大貨車行駛路線管制、調撥車道、行人專用時相等,其目的在於提供全體用路人安全、便利、舒適的運輸環境,非僅考量特定之道路用路人。
有關重慶南路往南上中正橋前之高架橋機車管制乙事,查重慶南路於和平西路以南單向為高架道路二車道、平面道路二車道,其中高架路段上午七時至九時實施南往北進城調撥一車道,即北往南僅剩一車道通行,若開放機車通行高架道路,於上午尖峰時段道路容量恐將不足,且機車行駛至中正橋端時,高架道路之機車欲行駛外側車道、平面車道與水源快速道路往中正橋匝道之汽車欲變換至內側車道,屆時三股車流將於中正橋頭交織易造成潛在交通危險,經檢討乃採取高架道路禁行機車之管制,不便之處尚請見諒。
謝謝您關
心本市的交通,並且不吝指教。
如您尚有疑問或其他意見,歡迎與本處聯絡,本處承辦人:規劃科李友欽
電話:27599741分機7110,本處當竭誠為您服務。
敬祝 安好
臺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處長 張哲揚 敬啟
-----------------------------------------
受文機關:交通管制工程處
發文機關:交通管制工程處
發文日期:2004/9/22 上午 09:13:00
發文字號:93.09.22北市交工規字第09333097700號
處理情形:
親愛的小建先生您好:
感謝您於前函回復後即來電與本處同仁討論,討論內容包括永和往中正橋方向及台北市往中正橋方向問題,您所說永和往中正橋下(光復街)旁之巷道為單行道,就是永和往中正橋方向之問題,本處已派員前往查看確如您所言為單行道,因此,中正橋永和端之交織問題將較為單純,至於您反提中正橋開放機車通行問題,於前函已向您說明不再贅述,本處將持續觀察中正橋車流以為改善參考。
謝謝您關心本市的交通,並且不吝指教。
臺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處長 張哲揚 敬啟
---------------------------------------------------------------------
給大家看看...完全沒做任何文字修改, 純把內容給大家看!
從2004年到現在...兩年了...
到底有無任何改進?
沒!
機車族依然被漠視被壓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