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ent Member
|
工商時報 A15/產業透視 2006/07/05
上半年同樣景氣兩樣情 220億 中油虧損 台塑化賺
【姚惠珍/台北報導】
以無法反映國際油價為名,中油向經濟部爭取「調漲油價」,而中油上半年確實虧損連連,一至六月虧損金額近二二○億元,幾乎是資本額一七%,保守估計今年全年虧損金額將破四百億,幾乎是虧掉資本額的三成。然而,就法人推估台塑石化上半年營運狀況,所得數字近二三○億元,只是台塑化的數字是「獲利」,並非中油的「虧損」。
國際原油價格不斷飆漲,中油成本負擔日益增重,僅一到五月,中油本業的現金流量就已是負的一二五億元,整個中油公司一至五月的虧損金額高達兩百億元,六月份因印尼三年期天然氣船(LNG)運費結算,匯進了一筆四三○○千萬美元的結餘,挹注中油新台幣一三.七億元,彌補中油六月份虧損狀況。
然而,由於中油每月僅供給台電燃料油,就必須「自行吸收」近十多億元的虧損,到年底中油保守估計要虧掉中油資本額三成,就連中華信用評等公司也將中油「twAAA」長期信用評等與公司債評等,置於信用觀察「負向」名單,並確認短期信用評等為「twA-1」,恐將對國光石化海外籌資造成嚴重衝擊。
中華信評表示,由於中油無法完全反映成本,在國內占有七成油品市場,入不敷出,中油又必須融通營運資金,淨借款已由去年年底的新台幣二五七億元,提高至今年五月底的八二二億元。
而國內另外一家油品業者台塑化的第一季營運,雖較去年同期衰退六成,稅前獲利近六五億元,然而,法人推估,隨著歲修結束,產能恢復及原油煉油價差回穩,台塑化第二季獲利較第一季成長逾兩成,估計上半年獲利應可達二三○至二四○億元,差不多是資本額的四分一。換句話說,中油半年所虧的,差不多是台塑化半年所賺的,同樣景氣、兩樣情。
法人開玩笑地說指稱,這兩業者加總總和還是正數,「顯見台灣石化景氣也還是能賺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