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nzcym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引用:
作者A專
都已經是現在這個時代了,
"中國通史"為什麼要和"黨領導一切的教育政策"連在一塊呢?
就算說這堂課的內容主題跟台灣稍有距離,
可能不對一些人的胃口,
但至少在日本,大學的通識課程照樣會有中國史可以上,
而且選修的人經常也不少.

學習歷史本身就是一種增長見聞過程.
不管是學哪國,哪個地域,哪個領域的歷史.
更何況大學的通識教育歷史課內容,
原本設計的精神就是要培養學生多元的觀察角度,
跟國高中歷史課注重基礎知識的記憶與脈絡理解並不相同.
而且現在的歷史通識教育的設計並非只有中國通史而已,
台灣史與各種專題課程多的是.

問題的重點是大家怎麼看通識課程的定位,這才是重點.
我很期待有一天通識課程的老師在當人時不需顧慮校方或授課系所的態度,
這可以改善很多狀況.
通識教育是很重要,只是在台灣不被重視.

總之,
討論歸討論,
請尊重一下別的學科,OK!

關於歷史/中通之類的 [人文通識] 課程為何被砲轟呢 ? 很簡單 , 大部分這些搞歷史的只是在陳述過去的隻字片語 , 鳳毛麟角 . 簡單的說就是見樹不見林 . 讀歷史專搞雞毛蒜皮的小事 , 卻忽略整個大局的變化 . 更重要的是根本忽略了 what is the driving force ? What is the mechanism ? ........ 這類理工科的基本問題 .

舉本人大四被當的中通為例 , 當年老師的期末考題是 : [試述宋朝南北人生活習性之差異]

這種題目有啥營養價值 ? 如果宋朝是南人食米北人食麵 , 難道明朝就是南人食麵北人食米 ! 這種程度的問題根本就是一定要上課抄他的偏門筆記才會知道的 . 根本用不上消化吸收 , 承先啟後的工夫 . 一個大學教授只能想出這種程度的考題 , 簡直就是昭告天下 , 承認自己在研究這條路上已經不行了 !

好歹這個問題應該分成幾個層面來問

==============================================
1. 為何中國南方人與北方人的生活習性有所差異 ?
2. 那麼法國的南方人與北方人的生活習性有差異嗎 ?
3. 那麼斐濟的南方人與北方人的生活習性有差異嗎 ?
4. 那麼在交通便捷的今日 , 南台灣人與北台灣人生活習性有何差異 ? Why?

Open book, you have 24 hours to write down your answers.
==============================================


請學著用實力來贏得尊重 !
舊 2006-07-05, 06:01 PM #10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zcym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