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I am Kent.
掌握好自己節奏會跑出夠快的速度....圈速也比較平均....
節奏沒抓到...磨耗大...速度做不出來....圈速起起落落....或是越跑越慢.... 
|
以鈴鹿跑道為例,當車手出彎脫離1st&2nd Curve時,他必須在進入S Curve時選擇
正確入彎點,穩定掣動煞車,利用適當的油門控制就可以一路進到Dunlop Curve,整個
過程裡,不但轉速都保持在扭力帶,而且在進入Denger Curve之前都能維持較高的速度。
這種過彎的方式,就是將許多複合彎整合成一個完整的彎道攻略,一氣呵成通過彎道。
如果車手在這整個過彎的韻律裡,因為前後車影響而改變路線或者速度,那整個過彎時間
就會拉長。每一次通過複合彎道都不能依照正確的節奏來操作,那麼圈速度也會越來越慢(操控節奏不佳的次數愈多,累積下來往往會比領先車手慢到十幾秒以上)
所以在這種賽場,一定要爭取前面一點的出發位置,不然一出發就陷在車陣裡,除非你擁有和Rossi一樣好的煞車或油門控制技巧,能夠用較為極端的方式脫離車陣,不然成績一定好不到哪裡去!
設計過上海、土耳其、馬來西亞賽道的德國人Hermann Tilke,其作品就少有這種彎道特色,通常在一段複合彎之後,都會有一定的直線路段可讓車手重整比賽節奏,如果
這個複合彎操作失敗,車手也可以在進入下一段彎道攻略之前重整腳步,讓車子的速度達到正常的速度然後重新開始下一階段比賽。
像Assen這種早期由街道(鋪裝公路)改建的賽車場,往往彎道曲率、左右彎數量都不一定平衡,甚至會有極端的高低落差、行駛路線盲點,對於車手絕對是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