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EAC212
有些人不知道是眼睛不好還是急著回文不看清楚,
我前篇寫的非常的清楚"工業用2極電動機"
什麼叫工業用電動機?
搞清楚一點再來講好嗎?它們是有標準規範的,
還扯到調教成哪一種型態...當作小朋友玩四驅車自己在繞馬達是?真是無言..
我之所以舉出工業用電動機的馬力和重量數據是給大家參考一下,多少能夠有一點基本認識,
並不是指說 如果把它裝到車上就會增加多少重量,
要回我文前自己腦筋想清楚一點,請不要那麼急,半桶水亂潑...
"如果再加上大型的電容與電池,就可以將能量更平均且更有效率的回收利用"
有這種觀念的網兄..想必不是電子電機相關學歷或行業的人吧。
只先推出效率較差的油電車??這樣講就真的很怪了,
不知道該網兄的認識裡..
是內燃機效率好?還是電動車效率好?又..之所以推油電車的理由?
如果所謂"錯誤觀念的人多"所以不直接推出電動車,
...
|
工業標準和車用標準有一樣嗎?當然不同!不同的東西就算他是標準也沒用
馬達的馬力重量比隨著用途的不同不同的設計,其馬力重量比會有截然的不同
提一個與動力機械不同的馬達,也根本沒辦法拿來參考,就以航空級的驅動器來講,馬力重量比是你所述的馬達十倍的比比皆是,那你覺得這種馬力重量比差距可以到達10倍的東西,大家可以拿來當參考嗎?重點是現在車商所使用的主流馬達是哪一種,而不是工業用的,不然那些工業馬達光是換個殼就可以輕上許多,再加上內部構件輕量化,要削掉一半的重量也不是難事
從你的回答我也可以看出來你也不是熟知內燃機和動力機械的人
整個系統最大的損耗是來自於內燃機不在理想狀態運作,改善這種情況的唯一手段就是加入buffer,讓內燃機可以在少數選定的運作點運作,而其間的轉換帶就靠buffer去撐,這個手段可以是飛輪、高壓空氣、油氣壓系統,而真正實用化最高的便是轉換成電能
你以為我講的是市面上在賣的節電器嗎? = =
因為直接由電驅系統替代傳動系統這種方案,一般大眾仍然對機械能-電能-機械能有錯誤的觀念,認為其效率差,價昂,難維修並且對可靠性有疑惑,但實際上測試的數據不是這麼回事,但是十幾篇測試報告和研究論文是改變不了大眾的觀念,因此電驅系統一直只存在概念車階段而無量產計畫
大家買車看的不是價格,而是C/P值,如果光看價格的話,那韓國車早就滿街跑了,所謂的"價值"的定義就是因人而異,就像我希望車商能少裝一些雞肋配備,降車價且減輕車重,但是台灣人偏偏對那些雞肋配備愛的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