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type100
ㄜ...能力與專業分工或是合作是2回事喔
現在講的難道不是個人專業能力,而竟是作業上的分工?
難道我弄錯這個主題了?
這個主題比的難道不是學經歷?那到底在討論什麼?
在"相同的專業"下,擁有好的學經歷,可以擁有較多的機會
你以為富有工地經驗的建築師就不能上場處理水泥跟負責鷹架?
如果你硬是要把專業項目跟學歷混在一起講
當然沒辦法理解學經歷的重要性
學經歷可以表達的是,這個人所擁有的專業特長
比如大學文憑,上面寫的不是大學名稱而已,還有系別
可能是雙修、或是輔修,進一步表彰這個人在學習上的經驗
事實上抓著自己身為某種學歷而自豪的
當然不少,多的是會跟學歷低的家人、朋友自以為啥都比較懂得人
或者上司就是喜歡文憑,從面試開始就有落差
只不過這是他個人的想法,不能代表一般社會對學歷的看法
比如家中熱水器壞了,瓦斯爐點不著...
|

....
大大,你lag了,這是個專業分工的時代,至少大老闆們是這麼想的,能力取向只是成就個人
,團隊精神才能創造公司利益,許多主管interview時非常重視這一點,在這個時代沒幾個
像達文西這樣的怪咖,每個人都有自己最擅長的能力,也有最弱的一環,學歷能為自己創造
價值,但是態度(EQ)才能創造成就,以後你找工作時一定要記得這一點....
台北工專之所以出名不是因為難考,而是難畢業,某藝人唸了七年被戲稱為唸醫學院
一般的五專幾乎是任你玩四年(第五年再來拼畢業....

),所以程度非常差,台北工專
算是其中的異數,坦白說,那真是令人懷念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