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teszd
*停權中*
 
tesz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3
文章: 472
引用:
作者mulder1031
同意
我前幾篇就講了,待了快十年的公司,看到的碩「土」博「土」(我們都私下這樣叫),
來了又去,多是用再深造的理由,誰也看得出是適應不良,版上的博碩士們,
假如你沒有基層歷練,一進公司給你一個主管職,你覺得你能擔當的起嗎?
我覺得學歷越高,越不適合當主管,因總會有「驚人之舉」發生,往往把學院的一套帶進來,
不考慮倫理與習慣,執意孤行,若是反應窒礙之處便成冷凍人,硬幹結果,公司花了一筆
不小的「實習費」,來證明他的構想是不可行。事後為了面子,架構一樣掛著不徹下,
給百萬給千萬的設備就掛在哪裡吃電當暖爐,這些人當然也不會痛,還很有理由的告訴公司,
這是因為下面某些冷凍人不配合他的關係。
在我經驗裡,越是主管越不要有技術,而且要肯下放權力,而下屬則是技術越高越好。

借一下版友的話
引用:
作者botdf
那種矛盾? 博碩士生至少都有大學程度, 大學生也具有大學程度, 但是博碩士生經過一定程度的篩選而進入研究所, 基本上就是對大學時期的學習成果做驗收, 而大學生畢業的標準在於學分數, 大多數沒有某種資格考試來評量其素質, 就整體而言, 博碩士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大學生能力, 但是這種保障並無法百分之百涵蓋在大學生身上 (當然也有優秀的人), 有了這個基礎, 研究所時期的課程與論文寫作, 如果沒有加分作用, 也不會爛到減分作用, 因此以大樣本來看, "整體而言", 研究生的素質是高於大學生的

所以如你所見總是碩博士亂搞,而不是大學生

這依然是邏輯有問題
舉個例子,各行業頂尖的大多是博士,哪一天打起仗來,學術領域對立(符號系統錯亂),肯定主要是博士在搞鬼
實力差一點的人還沒機會這樣搞
但如因此推出博士是博[土],用了麻煩比效益大,那就是以管窺天
再引一次
引用:
作者opulent
真的希望一些人能夠有寬闊的視野而不是侷限在所謂的框架上,這也是小弟要轉到紐約讀大學的原因(今年9月),如果大家只會在自己的舒適圈限制在框架上,你的總成就就是如此,昨天在卡內基班上課遇到一個氣象局的人哥倫比亞畢業卻是安於現狀,另一位卻是常常出國/挑戰子幾能力的業務雖然學歷不高(你要當哪一個)?所以我認為大學生的基礎搞好才是重要
舊 2006-06-18, 10:09 AM #17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esz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