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介紹完了,接下來便是內部結構重點介紹。
打開外殼,裡面零件塞的相當滿,在圖片右上可以看到機身內部安裝了一個協助散熱的四公分風扇。
為了增強散熱性能,部份散熱片透過與外殼的接觸來增大散熱面積,達到輔助散熱,方法除了直接用螺絲鎖在外殼上外,還有如上圖般以土黃色的導熱貼片跟外殼接觸。
散熱氣流帶動方面,八公分散熱風扇採用台達EFB0812SHF,12V 0.51A,三葉雙滾珠風扇。
輔助用的四公分散熱風扇則使用SANYO DENKI SAN ACE 40,12V 0.35A雙滾珠風扇,最高轉速達到每分鐘12500轉。
交流入電側使用High & Low一體式15A EMI濾波器。
當交流輸入至電路板上,還會通過第二階EMI濾波器,加強對雜訊的過濾以及隔離。
輔助電源供應電路,只要當交流電源輸入,就會持續供應5V待命電源(5VSB)以及供應電源供應器自身使用的操作用電源。
主要的電容器都採用Nippon chemi-con KZE/KY系列低阻抗長壽電解電容,因為電容品質好壞也對電源供應器的耐久度和特性有很大的影響,避免因為電容可靠度發生問題而導致故障。
600V 25A橋式整流器擔任輸入交流轉換成直流的功能,固定在散熱片上。
固定在銅製輔助散熱片的英飛凌20N60S5低阻抗Power MOSFET,使用於APFC電路,提供主動式功率因數調整。
APFC電路後端輸出電容,使用日立HU4系列330uF 400V,兩顆並聯。
一次側PWM電路同樣也使用英飛凌20N60S5低阻抗Power MOSFET。
兩片直立的電路子板分別負責的是Boost以及PWM開關元件的控制(左側)以及電源供應器保護/監控電路(右側)。
PWM/PFC系統使用了Fairchild ML4800CP整合型PFC/PWM控制器。
ST L6385 HV High side and Low side driver,用途是協助PWM控制器來驅動兩顆英飛凌20N60S5低阻抗Power MOSFET。
主功率變壓器,決定了各路電壓輸出電流以及最大總合瓦數,是電源供應器核心組件之一。下方的光耦合元件用來傳遞信號,同時達到高低壓電路隔離的功能。
這裡採用了Class B-5的EE高頻變壓器。
變壓器二次輸出經過高速全波整流二極體後,仍需經輸出電容以及電感,才是可以使用的直流電,45V 60A蕭特基快速全波整流二極體用來將變壓器的輸出整流為直流。
5V/12V輸出電容、電感區,也使用NCC KY/KZE低阻抗長壽電解電容。
12V輸出部分使用四個分流器來偵測電流是否超出額定值。
為了避免在輸出異常時導致週邊的損壞,保護電路在發生問題的第一時間就必須遮斷輸出並鎖機,常用的保護電路為OCP(過電流保護)、OVP(過電壓保護)、SCP(短路保護)、UVP(欠電壓保護)、OLP(過載保護)、OTP(過溫保護),充足保護在發生問題時可以讓損失減到最小。
上面使用Weltrend的WT7507以及WT7518電流偵測以及多功能電源管理IC,除了提供上述保護,並負責提供Power Good信號至主機板以及接受主機板Remote power on的控制。
下方可見到使用三個藍色半固定可變電阻,用來微調開路電壓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