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Member
|
金庸小說的版本, 連同刊本、舊本、修訂本及各地授權發行、外國譯本, 林林
總總加起來, 至少有數十種之多, 僅僅從金庸小說版本的數量, 我們就可明白, 金
庸是近代以來最受歡迎的中國作家, 論者謂「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說」, 絕非
謬讚之語!金庸小說版本的差異, 有屬於「同時性」受地域影響的部分, 如台灣的
「盜版」系統, 肇因於政治因素, 在 1979 年以前, 金庸因《明報》(或日因《射
鵰英雄傳》書名暗用了毛澤東「沁園春」『彎弓射大鵰』之語)被歸為「附匪文人
」之列, 以致遭到台灣當局全面禁止.
因此, 台灣早期出版金庸小說, 只能以暗度陳倉的方式盜版, 或變易作者(其
中司馬翎是被借用最多的), 或改其書名(如《萍蹤俠影錄》等), 或據原書改編
(如歐陽生《至尊刀》,)或更動主角姓名(如《神武門》及《小白龍》). 金庸
小說的盜版現象, 可以窺見台灣在「白色恐怖」時期中, 出版商(或文化工作者)
如何突破防禁的苦心孤詣(當然不能諱言, 「商機」也是一大誘因), 不失為研究
台灣文化發展的重要史料.……)本資料取材於淡江大學林保淳教授在金庸小說國
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的論文 -- 金庸版本學,1998 年 11 月 4 日至 6 曰, 國家圖
書館國際會議廳, 台北市中山南路 20 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