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金曲獎似乎就是這個樣,既想要保住主流市場又想要概括小眾,
結果就老是搞的不三不四。
我覺得其實以後金曲獎可以將入圍的曲目放在官網試聽,讓聽眾們去聆聽看看。
一些走在主流邊緣的小眾音樂就常常因為處於尷尬的位置容易被忽略。
當年如果張雨生不是因為出事,還不知道豐華會不會幫他報名。
94年他的"卡拉OK.台北.我"的水準並不比"口是心非"這張遜色。
結果倒是隔年的"還是朋友"入圍金曲獎。
金曲獎的表演也越來越像是個歌舞秀,舞台就應該留給音樂人。
那些來宣傳的(就是指那幾位外國藝人和運動員)就免了。
樂團大量入圍的那一屆,五組樂團在台上輪流表演的節目就精彩。
還有自己頒獎給自己的情形也該避嫌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