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nzcym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前面的場面話讀得那麼仔細 , 佩服佩服 ! 不過你漏看了結論:

*********************
當一個家長其實要思考的是如何教育小孩能真正在社會生存跟獲利(當然是
作人處事的道理囉XD)所需要的知識,而這些東西,老師不會教的,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在真正的社會體制上運作(學校是一個特異的場所).
*********************

==> 關於這點 , 簡單的說就是功利/實用主義 , 不打沒有利益的戰爭 , 不學不能賺錢的知識 . 不過這跟整個戰略佈局的縱深有關 , 有些高地可能在眼前看來可能是遙遠/無關緊要之地 . 但是在戰爭中末期將是兵家必爭之地 , 當然應該動用一切資源優先打下未來的戰略高地 . 我想前文中提及的橋牌大王和那個口水流滿桌的睡仙應該早在 N 年之前就分別攻下數學和化學這兩塊戰略高地 . 我們局外人當然只有操得半死還被轟爛的命 .

補充一下: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生在考師命有所不受 . 不能及早規劃出自己的人生 , 當然以後每一步戰略佈局都是被動的 , 都是受到生存競爭壓力之後被迫採取的 . 這樣還是有機會打贏 , 只是需要付出多少代價去取得勝利 ?

其實不管時代如何改變 , 家長的確應該試著擔負大部分的教育責任 , 至少家長有家教的義務把自己的小孩教好 . 至於名師 -- 得之我幸 , 不得之我命 . 實在無法強求些什麼 . 光頭有云 : [靠天吃飯要餓死 , 靠人打仗要失敗 .] 所以才說 , 那些乖乖牌學生 , 凡事都照著教育部/學校/老師那一套 , 人生會有多大的希望翻盤 !? 依此論點推論 , 教育部強力主打的建構式教學應該也是一樣 .

所謂的建構式思考 , 它並不能保證成功 , 更不應該當成主要戰術 (考場如戰場 , 兵貴神速 ... 誰有那個美國時間慢慢推導公式) 但是誰也無法保證每條公式都記得 , 所以當然是利用公式對付完大部分的題目之後 , 剩下的疑難雜症才會輪到建構式思考來清理戰場 . 如果連 10*10 都需要從頭建構的話 , 那麼可能明年再來會比較好 .

最後一點 : 每個人的資質天生有所不同 , 劉阿斗是個不稱職的國君 , 但是他也許是個好丈夫好爸爸 . 李後主還是一個不稱職的國君 , 但是他詩詞可是天下無雙 . 所以應該讀什麼科目 , 應該怎麼讀 , 將來打算做什麼 ..... 這恐怕只有學生自己最清楚 .

如果國民教育是 <命令>
1) 詩人/藝術家一定要去建構數學 ,
2) 數理學家一定要去背頌文人生平事蹟
3) 能工巧匠去唱歌/表演
4) X師去遵守/實踐 -- 公民與道德

......... 這應該不是老夫子的因材施教吧 !
舊 2006-06-08, 11:49 AM #16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zcym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