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jor Member
|
好像沒有人討論師資這一塊結構的問題, 如果跟我一樣是30世代的人,當年遇到的老師現
在應該都是退休了,不過那個世代的老師至少在社會層級來說是社會的精英了,在思考的能
力上都是相當頂尖的,而且也相當勤於教育這一塊,而現在的教育者則大多是我們這個年紀
的人(不可否認的,我有許多同學都是老師了),在接受相同教育下,這個階段的老師通常是
當初在競爭中不上不下的一堆人(廢材率還真是高),很少是自願想要當老師的,大部分不
是個性內向不然就是剛好分數只能搭上師範,或是當時的風氣只想求穩定混吃等死到老的
觀念而進去這個體系的.真正的好人才其實都進入其他行業了 ,所以如果以這樣的結構來
說,把孩子交給這些當初在競爭之中被打敗的這些人教育,是要看開一些,真要教得好還真
是緣木求魚,而今日所教的這些東西其實在將來進入社會後有幾成是能運用的,因為這些教
育其實大部分是要教出一個學者,但能夠教出對於社會的認知及適應嗎?如果家長抱持著
希望這一票老師能夠教出天才兒童一定是錯的,因為蠢材是沒辦法教出天才的,抑或者說天
才本身就是天才,跟老師及教材是無關的.(好啦,我是基於舊聯考的勝利者來看這個結構
下的轉變,跟在資優班中見識到真正天才的能耐的心得),所以拘泥在這些無意義的學測跟
教材上而言,當一個家長其實要思考的是如何教育小孩能真正在社會生存跟獲利(當然是
作人處事的道理囉XD)所需要的知識,而這些東西,老師不會教的,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在真正
的社會體制上運作(學校是一個特異的場所)......,放棄這樣的幻想會比較好一點,黑手的小
孩絕對可以學到黑手的訣竅來調整賽車的狀態,成為名黑手(可以這樣說嗎?).....我們這個
時代其實已經走到了一個必須由家長教育的時代,因為我們已經不像當初的家長是身無分
文打拼的環境及空間了,大多數都有一個利基點的存在,而怎麼思考這個利基點來發展才是
教育真正的核心價值,希望他成為怎樣的人.除非小孩有其他的特異長處,不然家長是有責
任教他一個不失敗的生存技術,其他的都是空談,都是幻想,如果所有的家長能這樣想,其實
教育就會開始活化,而不用去算剛剛前面一堆無意義的東西(那是數學家要面對的問題),但
是很可惜的, 大多數人民還是愚蠢的,在一個被壓制的體系之中無知而被操作,面對無知的
教育只能默默地被壓榨,卻不知其實自身已經有很多的工具來抵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