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apollo_749
奇怪........
我兩個小孩,小三和小五,怎麼我聽到他們老師教的,都是"只要是正確的做法都可以"..........並沒有一定要用什麼做法啊~~ 
|
您算是比較好運,老師比較務實
建構式數學教起來很累,因為老師必須想盡辦法用各種方式把數學公式拆開讓不同程度學生理解,而不是先背起來再看學生的造化,就理論來說是比較好的方法,因為可以刺激學生用大腦思考增加邏輯推理能力
但是台灣的老師幾乎不退場這個盲點造成不少老師因為上面有交代,自己又懶的動腦,直接一個範例教全班,當然學生會聽不懂
更何況教育高層為了把持利益(教科書,教具),把一個觀念變成毛語錄推廣,不搞爛都難
" 當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只能照課本方式處理病例時 (只會根據症狀代公式) 有新的問題出現 (e.g. AIDS, SARS) 那就問題大條 .
但是如果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只能照研究標準處理病例時 (切片 , 取樣 ELISA, PCR) 面對十分急迫的問題 (外傷大出血) 一樣是問題大條 . "
這是傳統教學的問題,nzcym大,當年為何SARS剛出現時,全國一面倒的只以香港一張TEM相片就認定病原是PARAMYXOVIRUS,學生缺乏推理思考能力當然不會進步
看病本來就是先依輕重緩急,先維持生命現象,其他再處理,吃這行飯的應該都已經練成反射動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