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Member
|
我個人是約十年前看過小說,看過兩遍吧,當初就有一些想像。約四年前看了影集,今年對電影原本還蠻期待,但有不小的失望。基本上我的感覺跟樓主一模一樣,覺得韻味不對。
選角是最不滿意的地方,我覺得Keira詮釋伊麗莎白沒有很成功, 最主要是因為Keira本身實在太現代感了,尤其是當她笑的時候,神韻不止不夠古典,而且總讓我立刻回神到21世紀。達西的感覺最差,刻意模傲Colin Firth卻沒有生命力,傲慢下的才氣與情感不足,不是很有說服力說伊麗莎白為什麼最終會愛上她。不過,男女觀眾幾乎會愛上Colin Firth的達西,他很難被超越。
『馬修麥費狄恩的俊俏度壓制了達西的睥睨與傲慢,許多應該是鄙視的眼神在他的演繹下反而流露出羞怯或尷尬之情,相較之下柯林佛斯實在是出色太多,他結合高傲與壓抑的神情根本就是走出書本的達西,很難想像還有誰能在他之後成功地詮釋達西先生。』這一段給你100分!!!寫的太棒了。
班奈特先生與太太也是相當另人失望的角色。沒有生氣,沒有辦法詮譯一位說話很有哲理的父親,尤其,一位急於嫁女兒的母親,而在一開始讓達西不屑而顯得傲慢,進而必須不斷壓抑感情。從而,馬修麥費狄恩的傲慢,就比較像是天生的,而柯林佛斯的傲慢,會更讓人覺得是“合理”,伊麗莎白在後來也因而能理解達西的傲慢。
另外,我的感覺,電影拍的有點過於華麗,而少了達西原本所不屑的村莊氣息。當班奈特太太回答達西說,這裡的社交生活一點都不少,我們跟24個家庭交往時,也就很難突顯出那種唐突與笑點了,況且電影版的班奈特太太講這句話時就只像是在唸稿。總之,電影版在於很多細膩的地方,類似像這種對白的意涵就很容易減失、甚至不見了。
『當然這是我的個人想像,或許某些人會說班奈特先生應該更酷、伊麗莎白應該更美 、達西先生應該更帥之類的,不過閱讀本來就是這樣,沒有影像的東西,讀者說了算。』
恩~~小說翻拍成電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像。沒有看過小說的,又更能接受電影,達文西密碼就是最好的例好。
BBC版的傲慢與偏見,當年得了很多獎,是有它的道理的。它有著BBC在掌握那個時代背景所慣有的準度,佈陳出來的典雅樸實風格,比較貼近村莊生活,而且在人物個性的表現與選擇上,也較有掌握原著精神。『傲慢與偏見』…傲慢是合理的,偏見是必然的,最終兩情相悅因此更有戲劇性。就我個人而言,電影比較是現代版的傲慢與偏見,而少了那麼一點古典的神韻。若扣除掉這個,電影版應該說其實已經拍的很不錯了,只能說就是不對味吧。
P.S.喜歡『傲慢與偏見』的朋友,推薦欣賞BBC的『北與南』。同樣也是一個十分浪漫的“傲慢與偏見”的愛情故事,時代背景不同,不過“浪漫度”應該說有更之而無不及,並且更有文學性一些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