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sic Member
|
唉...看到一些家長或網友週遭關於建構式數學的遭遇
只能說, 你們遇到不知變通的老師了, 可能他也沒搞懂為什麼要建構
就如前面網友提到的, 建構的目的只是幫助理解, 學會了同樣的東西就不需要再建構了
以前面的例子來說, 乘法可以有三四種方法幫助理解, 了解原因後背九九乘法表也沒什麼不對的
建構式數學的目的只是要讓學生了解原因, 避免學生只是死背公式或答案
立意很好, 但由於太貿然實施、研習時間不夠、主事人員的錯誤理解、形式主義等因素
讓不少老師不是很了解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變成只是為了建構而建構, 而為人詬病
而自從師資開放之來, 一度需求遠大於供給, 讓很多不適任的教師也進入了這一行
教得爛還存著一種 "反正我準時上下班不出事你也拿我沒輒" 的態度, 趕不走, 優秀的人也進不來
基本上一個老師可能有很多因素讓他無法做到盡善盡美, 例如學生人數多、教學以外的事務頻繁等
但如果把這些因素當成了理所當然的理由, 而不存在一份盡量做到最好的心態時, 就沒資格當老師了
當一個老師對於教學已經沒有緊張感時, 可能他是教學經驗豐富, 也有可能是已經開始擺爛了
有機會的話可以看看您遇到的老師是那一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