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linden
小弟是覺得有幾點可觀察:
1. A社在4-WAY以上的CPU佔有率目前據說超過50%,光這一點要養活一家只有I社六分之一規模的廠商應該還不會太難吧,可以看看OPTERON 1XX、2XX與8XX的價差就知道了,而且A社也有點小賤,沒有出4XX的CPU,讓一堆4S的伺服器非用8XX不可,小弟才疏,只見過1S、2S與4S的板子,還沒看過8S的,這部分的市場才是賺不賺錢的關鍵。
2. 目前CORE架構在4-WAY以上仍不是對手,看DELL改用A社CPU時的聲明就知道了,當I社好不容易又將要恢復競爭力時,忠誠的枕邊人才突然要琵琶別抱,從4-WAY的伺服器開始改投A社,除了價格因素外,這是最有可能的原因之一。
3. I社新XEON的罩門還有一個,就是FB-DIMM,目前似乎僅能少量隨OEM出貨,價格方面也頗為驚人,雖然2-WAY以下Woodcrest的效能比OPTERON佳,CPU也便宜,但是配上FB-DIMM,整組價格應該會差很多吧。
4. I社可以犧牲毛利換市佔,公司撐...
|
這才是真話
也是AMD在價格上敢不動如山的原因吧
真正的利基
4-way以上server
在intel打不出類似httlink的cpu間獨立通道(不經北橋)
架構前, 就算類控肉核心的4-way xeon吃了威而剛也沒用
i/o的瓶頸還是存在,當然這種問題不存在於1 cpu上,
再加上強迫大家使用fb-dimm這種熱到翻掉又高延遲的ram
因此即使換了類控肉核心的xeon, 在高端市場還是很難打贏歐普龍
以AMD的角度想
反正自家現在的收入主要來源不在1 cpu平台
因此在目前階段可以以拖待變,也沒啥不對
當然也不排除AMD在控肉上市後在desktop市場遭到重挫的可能性
所以到時AMD再大降價(東西賣不出去的話雙賤也賤不起來) 是我比較期待的
另外該網兄提到的第四點 也是很重要
這些都不是一般user會去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