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RAPHILL
有高人可解釋何是ALU嗎@@??
|
先看看
X1900GT的架構,你會發現基本管線為Textures*12 / Pixels*12 / Z Samples*12,然後每個管線架構為3x [1 MADD + 1 ADD ALU] per pipe,所以36(12*3)是這樣來的。
另外
7900GT的管線架構為24 / 16 / 32,每管線為2 ALU's Per Texture Pipeline。
其實,光看X1900與7900是看不出ATi 3x [1 MADD + 1 ADD ALU] per pipe的架構的優越性的,要看的是7600GT vs 6800GS與X1600XT vs X700XT的性能差異性。
7600GT與6800GS同為12管架構,7600GT性能只勝出一些,基本上根本是因為時脈高,2 ALU's Per Texture Pipeline的優勢根本看不出來。
X1600XT只有4管,性能卻完全勝過8管的X700XT,可見3x [1 MADD + 1 ADD ALU] per pipe對提升性能確實有助益。但缺點是多出太多電晶體了,成本高昂
這也是為啥16管的X1900XTX能險勝24管的7900GTX的原因。
其實在X1000家族與7X00家族出來後,傳統的1:1管線架構已經不存在了,所以不能在說幾管了,而要從架構上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