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閩南語(台語)很適合文言文,
回歸主題:
為什麼很多人都放棄台語呢?
1. 白話文是以國語為基礎,而把文言文給白話文的。
2. 語/文,必須要可以相對應才容易流通。在推行白話文後,台語沒有可完整對應的白話文。
現在的白話文摻雜了不少外來語和俚語和新名詞,很難有系統的用台語來教白話文....
(鍋子Pot,這名詞不知什麼時候開始用的?台語就只能唸做鼎)
3. 反正現在會講台語的也會講國語。除非因環境自然學起來,要不然也沒啥必要特別去學(為了選票的人例外)......

4. 如果在文言文的時代,應該就很容易教台語了!很多用詞應該都可以直接對得上。
5. 所以,若台語不是主流語言也不要覺得奇怪,也不要怪誰。要怪就怪白話文。


